第(1/3)頁 鄭縣城北是這個小縣城最繁華的區域,在一條街上有非常明顯的六七座高樓。基本上都是雙層,但也有一座高達三層。 高樓門第之間掛有準備新年的紅燈、彩錦,門前懸掛的招牌上有的掛著“酒”字,有的掛著“客”字。 張瑞一行三人帶足了盤纏,自然是選擇最好的客舍,便走進了那座三層的高樓。 眼尖的酒保、客庸一眼便看出來三人富貴非凡,兩個人大步趕了出來,幫張瑞一行人牽住駿馬,熱情的問道:“這位公子,可是要留宿?” 郭嘉從懷里排出一堆銅幣,數都沒數,便賞給了兩人,說道:“務必將駿馬給伺候好了,用最精的干草、谷物,最清澈的井水。少不了汝等打賞。” 二人捧著沉甸甸的銅錢笑容滿面,果然不愧為富貴人家,這隨便的打賞就抵自己一兩天的薪酬。 客庸拍著胸脯保證道:“保證讓公子滿意,您就安心吧。” 郭嘉吩咐客庸時,張瑞已經走進了客舍內。 大堂內方方正正,擺了十幾套桌椅,引人注目的是,這家店墻壁都是以磚石壘成,四面墻壁刷著白色石灰,而中間則是米黃色磚石裝飾出來的及腰矮壁,分隔開一塊塊區域。 整體形象并非中秦漢時代粗笨原木的簡陋廄舍。也不是宋明時期,雕欄朱漆的風流酒樓。 一時間,張瑞真的在腦海中搜索不出來,這種客舍風格對應著古今西方究竟哪個地區,哪個時代。 郭嘉安置完馬匹,走進大廳內,見到皇帝正站在大廳中間發呆,連忙上前,問道:“公子,可是有何不滿?” “沒有,朕……我剛才在想,這家店風格似乎迥異于時下。這種磚石建筑多嗎?” 郭嘉笑著回道:“本是不多,但自五年規劃及工業區興起以來,便頗為常見。主要是燒磚變得極為普及,工業區熔爐林立,其中冶鐵、燒瓷、燒磚、水玉都是重要項目。據某所知,如今在渭南工業區,建造房屋,用磚要比用樹木更實惠。” “原來如此。”張瑞贊同得說道:“入山伐林,數以百十計,的確不如熔爐一爐,磚石數千。工業生產,才是國之重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