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涼州盡去胡風-《漢末之并州匪政》
第(3/3)頁
只要禁絕一些氐人陋俗,實在很難分辨氐人與諸夏的區別,是最好的編戶齊民對象。
內閣輔臣司馬芝開口說道:“如今涼州遠離戰亂,全境承平,哪怕休養生息,亦能逐漸恢復人口。又靠近絲綢之路,富庶可期。張布政使的確應該思慮,該如何使涼州百業俱興。”
張范向張瑞恭敬的行禮,然后說道:“請容臣向陛下詳述?!?
“可?!?
“涼州此前疲敝便因邊患頻仍。賴我圣朝威加宇內,涼州羌胡遠遁,境內一片承平。某以為涼州如今當務之急反而不在增加人口,繁盛經濟?!?
“哦?”張瑞來了興致,要知道孟朝如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建設建康盛世上。張范竟然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實在是出人意外。
“卿可詳細述說?!?
張范說道:“涼州胡風剽悍,此前久受其擾。如今戰亂之后,難得混元歸一,民風一致。此時應該注重忠義禮教,使百萬百姓及后代都心向中原。有此純凈局面,摒棄混雜思想,以涼州地利,無需二十年,則百業俱興?!?
一眾公卿認真的思索著。
擁有大片平原,肥沃河西走廊的涼州為什么發展不起來?
不是因為百姓憊懶,不是因為土地貧瘠,只有一個原因,經常爆發的胡人叛亂使涼州生機疲敝。
再反觀安西都護府下轄的西域,哪怕黃沙萬里,寥寥幾個綠洲也生機盎然,就是因為他們國家承平。在占據絲綢之路后,這些國家輕易就積累了無數財富。
而張瑞感觸更加深刻,不由得便想起了大唐歸義軍。
安史之亂(755—763年)爆發后,唐朝駐守河西走廊和西域的精銳部隊被調往內地鎮壓叛亂,吐蕃趁機對這片區域發動勢如破竹的進攻,僅用短短幾年時間就占領了大部分城池和土地,對這片區域取得絕對優勢。
然而駐守河西走廊和西域的唐朝將士卻并沒有屈服投降,西涼、西域一帶的軍民全部心向大唐,戍邊兩百年。歸義軍節度使,率軍打通與長安的聯系后,“西盡伊吾,東接靈武;得地四千余里,戶口百萬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歸”。
孟朝若是能趁著涼州思想純凈,民風一統時實現百姓教化,讓涼州死心塌地的忠于孟氏朝廷,那遠離了戰亂的涼州,富庶繁榮的確如張范所言,指日可期。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康县|
汨罗市|
成都市|
石门县|
塔河县|
晋中市|
镇原县|
合山市|
玉田县|
株洲县|
平谷区|
远安县|
泽州县|
金乡县|
道真|
天全县|
六安市|
碌曲县|
梓潼县|
泾阳县|
来宾市|
印江|
达拉特旗|
津市市|
三穗县|
阜康市|
伊金霍洛旗|
宁南县|
乡宁县|
阜南县|
柘荣县|
永修县|
镇远县|
洛隆县|
永丰县|
龙口市|
利川市|
安塞县|
庆阳市|
疏勒县|
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