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孫策與羊承在丹陽郡陵陽縣大戰一日,孫策看清了羊承的一切算計。卻依舊滑向了悲慘失敗的深淵。 江東大軍看似有兩種應對方式,但事實上卻只有選擇何種方式戰敗的結局。 孫策性格剛烈,不愿服輸。最終還是派出了最后的三千軍隊,意圖在正面戰場擊潰孟朝大軍。 但結局便已注定,三千生力軍無法迅速擊潰四千余孟朝府兵。早已抵達戰場周圍的禁軍鐵騎,于戰事最焦灼時,從江東大軍背后發起了猛攻。 一千余鐵騎旌旗飄揚,刀槊林立出現在視線當中。江東大軍軍心直接崩潰。 后陣不設防的暴露給了敵軍援兵,江東軍隊陷入了被前后夾擊的惡劣局面。 雙方激烈交戰,從日暮至黑夜。孫策身中數創,鎧甲上密密麻麻的插著十余根箭矢。 主將尚且如此,普通士卒的待遇就可想而知。 江東軍隊的陣列徹底崩潰,士卒在黑夜中四處逃竄。 孟朝大軍的援軍一波接一波,孫策已經徹底失去了獲勝的機會。 最終孫策在親衛的拼死護衛下率數十騎突出重圍,返回陵陽縣。 但孟朝大軍緊隨而至,從四面八方包圍了陵陽縣。 陵陽縣的防御部署被孫策打亂,各個防線上總計上萬的軍隊戰歿于城外,使各個防線都一片混亂。 這使陽陵縣根本無法死守,孫策只得率軍突圍,一路撤到丹陽郡宛陵縣才止諸腳步。 不是在這里能穩住陣線了,而是后方已經無路可退。 從歷陽渡江的孟朝大軍開赴至潥水,沿江設防,切斷了孫策北上之路。 孫策、周瑜兩支軍隊被隔絕于南北兩側,互不統屬。 五月下旬,收到南方捷報的馬超,下令江都大軍全線渡江。 周瑜恐被孟軍圍困在水軍營地中,不得不燒船而走。 馬超立功心切,派騎兵追擊,但在無錫中了周瑜埋伏,折損鐵騎四千余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