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分屬于各個民族、邑落的胡虜,會游蕩在各個山林里,時不時就要跳出來襲擾一下孟軍后勤。 不調集大量軍隊,保證后勤穩妥,一旦補給斷絕,上千里外再精銳、再善戰的禁軍也要崩潰。 這個時代,阻礙諸夏大軍征服四方的,從來不是對手軍力強悍,一直是后勤的困擾,讓大軍無法遠征。 國淵問道:“欲征服遼東,五軍都督府打算出動多少部隊?” 高順說道:“五軍都督府以為,若欲達成目標,軍力不得少于二十萬。” 這也是作戰會議召開的意義,各部門互相溝通,傾力協作。 兵部負責調兵,五軍都督府負責遣將,民部負責供應糧草。必須溝通順暢,才能將作戰方案確定。 高順說完,民部中郎國淵,兵部中郎王凌異口同聲的說道:“不可能。” 民部中郎國淵率先開口,說道:“調兵二十萬,軍馬十余萬,徭役至少六十萬。遠出遼東苦寒之地,一次遠征,將耗糧數千萬石。圣朝初建,各處都需要府庫錢糧,不可能拿出數千萬糧食投入遼東。” 兵部中郎王凌也說道:“兵部抽調不出二十萬大軍。府兵剛剛解散,禁軍二十萬人,除了要震懾關東豪強,還要在長江沿岸厲兵秣馬,應對孫策。抽調二十萬大軍,影響甚大。” 高順立即開口,說道:“送漢室臣民前往遼東營建漢城乃是國策。雖有艱難困阻,而吾等尤應齊心協力,共濟時難。” 眼見王凌、國淵就要開口,軍事會議將爭吵不休,張瑞開口為會議定下基調,說道:“出兵遼東一事,乃既定國策,不可更改。” 已經張開口的王凌,無奈硬生生的將話語憋回肚子。只能耐心聽聽五軍都督府打算如何莽穿整個遼東,打過一個又一個的郡國。 張瑞看向陳凡,問道:“三郡烏桓與東部鮮卑都盤桓于遼東三郡?” 陳凡答道:“的確如此,三郡烏桓牧場位于南方。東部鮮卑大人聯盟,居于北方苦寒之地。” ”陛下請務必清楚,幽州東部地區的地理形勢遠區別于關內。右北平、遼西郡中部以北便不再有長城。所以各地皆一片坦途。并不分何處為漢土,何處為胡虜之地。地圖僅為參考之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