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以說,為了孟朝的建立,自己付出了無數的血汗,無法形容的精力。 孟朝就是自己心血與漢水的結晶,任何人試圖顛覆這個王朝,自己就算粉身碎骨也要將其覆滅。 心潮澎湃的張遼,鄭重的向張瑞說道:“孟朝即是某家之所在,護衛桑梓,乃人之天性。任何人與陛下與孟朝為敵,某不惜一切亦要將其挫骨揚灰。” “善。且入座。” 待張遼走下高臺,司馬芝又展開一份冊文,揚聲念道:“內閣首輔,金紫光祿大夫,壽昌亭候,審配,左右王略,發言授策,無施不效。忠正密謀,撫寧內外,忠恪祗順,研精極銳。外濟六師,內鎮國家。拔奇夷難,邁德振民。體國垂制,上穆下親。功高勞苦,宜享高爵,以彰元勛。封太子少傅,特進(正二品文散官),云陽侯,食邑萬戶。賜帝國長安勛章。” 坐在臺下的審配徹底愣住,這絕不是自己遞交的票擬方案。在內閣草擬的建議中,萬戶侯只有高順、張遼二人。 然后剩下趙云、張瑾、段文、徐榮、謝玄五位縣侯,分別食邑八千三百戶、八千戶、六千戶、五千七百戶與五千戶。 總共八位縣侯(還有個鮮于輔三千戶),二十九位鄉侯,六十三位亭侯。 自己地位相似于陳平,在功臣中位置排在中間,處于大量武將之后。 可是怎么忽然成為了排序第三的功臣,與蕭何相似? 等審配走上高臺,張瑞將帝國長安勛章掛在其胸前,笑著說道:“長安勛章,我孟朝唯此一枚,以表彰首輔多年以來,夙興夜寐,恪盡職守,使我孟朝治下長治久安之功。” 審配感動不已,卻依舊是那個慷慨忠烈的脾氣,直言道:“陛下,封臣為萬戶侯,并不合宜,必引起大量武臣物議。” 張瑞強勢的將萬戶侯金印塞到了審配手中,平靜的說道:“朕口含天憲,言出法隨,何懼臣子之議。漢初以蕭何為首功,亦是漢高祖一力主張。朕以為卿當得萬戶侯,卿便名副其實!” 審配食邑萬戶,這么整齊的功勛,明顯是張瑞強勢下的決斷。包括張瑾食邑八千戶、段文食邑六千戶、謝玄食邑五千戶,都是張瑞給強勢定下的結果。 這些人從孟縣開始就追隨自己,而且自始至終忠心耿耿。哪怕當初所有人都成天抱著野草湯,一臉青黃的面面相覷,愁眉苦臉的嚼著草根,也不離不棄。 今日獲得這些封賞就理所當然。 而正是審配的到來,高瞻遠矚的將孟縣政權從一方草寇,轉變成為一方軍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