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勢如破竹-《漢末之并州匪政》
第(1/3)頁
興平二年八月,關西三十萬大軍在天下諸侯都猝不及防時,全線發起了對袁術的攻勢。
之所以這次戰事會有這么強的隱蔽性,最重要的原因是中路、右路大軍一直處于戰爭狀態。
無論是在兗州作戰的朝廷禁軍,還是在徐州與袁術爭奪下邳、廣陵的府兵,都人未解甲、馬未釋鞍。遵循軍令便殺入了淮南境內。
而左路軍從長安出兵,身處關西腹地,很難被關東諸侯所察覺。
直到近十萬大軍開拔出武關,袁術在南陽的守軍才終于察覺。但此時為時已晚,這個通訊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南陽大軍的集結速度完全跟不上關西大軍的進兵速度。
尤其左路軍中匯聚了大量北庭精銳騎兵與幽州突騎、白馬義從,騎兵戰力非常強悍。
一支從隨縣方向支援宛城的五千人軍隊,被鐵騎突襲,五千人全軍覆滅。
不能怪袁術軍將領不謹慎,武關在南陽的最西北方向,而隨縣在南陽的最東南方向,這支五千人的軍隊是負責防范江夏郡的荊州軍。
關西大軍大舉進攻南陽,將隨縣方向守軍調回宛城,參與守備,是非常正確的抉擇。
可是任何袁軍將領都沒有想到,關西鐵騎竟然敢如此大膽的深入,南陽中部的宛城還沒有陷落,關西鐵騎便游弋到了南陽東部。
袁術軍將領以為的大膽,在徐榮看來卻十分穩妥安全。雙方軍力差距已經擴大到了無法彌補的地步。
關西鐵騎人數多達兩萬余人,對南陽騎兵具有碾壓性的優勢。只要騎兵將領沒有頭腦發昏,正面沖擊步兵的堂堂之陣、正正之旗。騎兵就安全無憂,可進可退,來去自如,牢牢掌控著戰場的主動權。
應對敵軍的騎兵優勢,最好的方法當然是步兵結陣,正面碾碎。宋朝步兵便經常依靠上萬人的步兵方陣擊潰金國、遼國鐵騎。史載宋軍作戰:“萬弩射之,流矢蔽日,契丹人馬死傷塞路”、“萬弩齊發,飛矢蔽地”、“連發不絕,繁如雨注”
若沒有這種血肉山河的正面步兵,稍次的手段就是依托堅固城池進行防守,深溝固壘,以耗敵銳。
袁術軍將領審視南陽局勢,深感無力,關西大軍從武關突然殺出,南陽守軍倉促迎戰,完全來不及集結,無法做到匯聚數萬大軍列陣與關西鐵騎正面交戰,因而只得下令各地守軍依托城池死守。
可這正是徐榮派出大量鐵騎的目的,將各地守軍困死在城池中,從而各個擊破。
十萬大軍分兵進擊,在各個方向都占據絕對優勢。
一個月后,南陽三十六縣,投降三十三縣。只剩下了宛城、樊城與魯陽三縣未降,成為三座孤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盟|
常宁市|
湖南省|
丰宁|
崇州市|
蛟河市|
尼勒克县|
清远市|
高碑店市|
工布江达县|
迁西县|
渭源县|
罗源县|
康马县|
濮阳市|
平遥县|
诸暨市|
镇原县|
嘉定区|
古交市|
宣化县|
阜宁县|
郸城县|
连山|
库伦旗|
卢湾区|
罗源县|
海城市|
和龙市|
兴国县|
安徽省|
兴城市|
三江|
毕节市|
永年县|
三台县|
吕梁市|
台北县|
岳池县|
木兰县|
云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