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東吳艦隊返回時,果然遇到大風,船只大都觸山沉沒,幸存者飄蕩到岸邊,無處逃竄,全軍為田豫所俘虜。 起初軍中將士都譏笑田豫不知兵,竟然在空曠平坦的平地上等候敵軍。 結果,成山一戰證明了田豫無與倫比的遠見卓識。 田豫的這種才能對將來的幽州戰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伐遼東、伐遼西、伐高句麗都要大軍遠出上千里,水陸大軍并進。 有田豫在,能保證大軍充分掌控地利。 只要補給不出現問題,大軍能找到水源,堅韌弘毅的府兵在戰場上能輕松擊敗所有敵軍。 歸根到底,冷兵器時代行軍打仗,行軍永遠排在打仗之前,能保證行軍順利,中原大軍抵達戰場,順利砍碎其他胡虜都不是難事。 有田豫及毌丘儉作為徐榮的左膀右臂,打回徐榮的故鄉玄菟郡,指日可期。 想到徐榮,張瑞對王昶問道:“徐榮的北庭軍隊組建如何?” 王昶回道:“早已整訓完成,其對匈奴屠各部落發起攻勢已有月余,只是不知如今跑到了何處。” 不要笑話王昶。 朝廷掌控不了前線的軍情很正常,這也是為什么和平時期的皇帝對邊軍將領格外防范的原因。 他們帶著軍隊遠出上千里,杳無音訊,誰知道他到底跑到哪里干什么去了。 可是前線將領也有難處,帶著數千鐵騎一路追亡逐北,大雪滿弓刀。只有向導知道全軍的位置究竟在哪里,信使離隊連大軍主力都找不到,更何況遠出上千里向朝廷報信。 李廣領著數萬騎兵都能在塞外迷路,想讓信使孤身一人在陌生且風景數百里一模一樣的塞外草原上準確找到回去的路,著實有些強人所難。 張瑞只得問道:“最近一次回訊是什么時候?” “九日前,信使捷報,大軍已過受降城,徐榮率領一千鐵騎,三千胡騎,正在追殺屠各本部青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