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場歷經各種波折意外,規劃了大半年的長安學宮之行終于達成,張瑞的車駕順利抵達了學宮門前。 長安學宮作為當今天下最恢弘龐大的第一學府,建筑風格卻并不威嚴壓抑,而是用的愜意舒適風格,宮殿樓宇之間距離頗廣,建筑一旁還有綠水流過,岸堤上綠柳點綴,風簾翠幕。 看過這個風景,張瑞壓抑的心情都放松了許多。 感覺在這里沒有世俗生活的壓力,沒有皇圖霸業的冰冷,有的只是恬靜閑適,是無憂無慮。 或許正是在這種環境里,士子、教習才能心無旁騖,無拘無束的從事學術研究。 走下車架,張瑞笑著對迎接的司馬徽說道:“大祭酒,若是有余力,請務必給孤亦留一套房間,孤年老之后便將政務全轉交給佑安,專心來這里安享晚年?!? 司馬徽拱手,說道:“得丞相如此青睞,實乃長安學宮之幸?!? “哈哈,善?!? 然后張瑞又走到長安學宮監丞陳凡面前,用力的拍了拍陳凡得肩膀,感慨不已,說道:“賴汝多年如一日,默默耕耘,鞠躬盡瘁,方有今日之長安學宮。數千載之后,天下文明可能不記得驍烈一時,震怖諸侯之名將,不記得運籌帷幄,算無遺策之謀士。卻必然會記得汝長安學宮監丞陳凡,從無到有建下一所恢弘學府,使文明璀璨輝煌,一日千里?!? 陳凡拱手,說道:“某不敢居功,此全賴丞相德化,方有學宮從無到有起于渭水之畔?!? 張瑞一笑,說道:“有功必賞,乃關西之善政。稍后便與親朋好友,門生故舊聚一聚,過幾日返回長安,赴任鴻臚寺卿。” 鴻臚寺卿,又是一位九卿,主管外交事宜。 但這個外交事宜,可是同后世的外交事宜截然不同。 作為當今獨一無二的天朝上國,沒有任何國家、民族能夠與諸夏平等相處。 所以鴻臚寺卿的主要責任是:凡四夷君長、使價朝見,辨其等位,外吏朝覲,諸蕃入貢,與夫百官使臣之復命、謝思,若見若辭者,并鴻臚引奏。 簡而言之,在張瑞手下擔任鴻臚寺卿,主要負責的就是諸蕃封冊,興滅國,繼絕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