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聞高順感慨,右驍衛將軍徐晃只感覺雙臉發麻,仿佛火辣辣的疼。 徐晃捫心自問,在關西,在主公麾下,自己從未因出身白波賊而被同袍歧視。 甚至于主公只任命了十位將軍,自己就占據了其中一位。 隨著繼續積累軍功,哪怕十二衛大將軍的官職亦指日可待。 常言道,一日落草,終生為寇。 但自己卻擺脫了賊寇之名,且進一步建功立業,功成名就。徐晃十分清楚,這一切都是丞相信重之故。 但在誅殺劉備一戰,自己卻辜負了丞相的期望。 主將裴儉一力承擔了所有的罪責,否則自己絕對坐不到如今的位置。禁軍將軍之職,理應有裴儉一位。這位豐神俊秀的年輕將領,曾經孤身一人逼降了南匈奴王庭,當時之風采,驚艷全軍。 可是所有的榮譽,所有的風姿,都因為劉備而有所蒙塵。 徐晃至今記得當年百姓為了劉備毀家紓難的激蕩,其部下親衛甘愿為其赴死的壯烈。 在徐晃看來,仁義的劉備是要比殘暴的曹操更具威脅的存在。 曹操軍略無雙,但不得人心。其優勢之時,等閑諸侯擋不住其兵鋒,但逆勢之時會輕易分崩離析,叛亂四起。 而劉備則不同,其深得百姓之心,豪杰能為其效死。無論順風、逆境,其都能最終崛起。 哪怕其七戰七敗,卻都能憑著百姓擁護卷土重來,只要大勝一次,就能割據一方。 因而徐晃立即起身,說道:“將軍,某請領兵前往迎擊劉備。愿立軍令狀,此次必不惜此身,奮命死戰,不勝劉備,即馬革裹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