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張瑞一頭霧水,小皇帝這是不打算親政了?任命自己為輔政大臣,全權管理朝政。 粱冀又殘暴又跋扈,還能掌管朝政二十年。 張瑞覺得自己身后有整個將門支撐,怎么也不能弱于粱冀吧? 只是大將軍錄尚書事這個組合一看便是權臣的配置。有專權跋扈的嫌疑。 張瑞可不打算背負這種罵名。便說道:“臣德行淺薄,不敢獨攬朝綱。還望陛下另擇高明。” 劉協斬釘截鐵的說道:“非太尉不能擔此重任。” 張瑞力辭不受,說道:“臣此來潁川,乃是為了迎奉陛下重返京都,不敢奢求高位。” 當然了,政治家的話也就隨便聽聽,不敢奢求高位那純粹是因為不滿意。滿意了立即就是,臣必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但這句話還是令劉協眼睛一亮,大喜過望,說道:“太尉欲迎朕返回洛陽?” “先帝陵寢,宗廟社稷,宮廷祭壇,傳國玉璽皆在洛陽,陛下理應返回洛陽,重定正統。豈能流離于荒廢之野?” 劉協忐忑的內心終于放下,只要自己不被廢,不被毒殺,就是最好的結果,連忙說道:“太尉有重定社稷之功,不予封賞,朕如何能夠服眾?” 張瑞終于坦露期望,鄭重的說道:“臣愿效仿先賢魏相,輔佐陛下重現孝宣中興。” 孝宣中興即劉病已統治時期的盛世。魏相作為丞相,輔助劉病已徹底鏟除把持朝政二十多年的霍光集團。 劉病已流落民間的情況與劉協流離失都的情況略有類似,都是民間天子重返帝都定下正統。 劉協將自己代入漢宣帝,立即便清楚了張瑞所言之意,說道:“孝宣中興實乃我大漢之豐功,望太尉能擔任丞相,輔朕重現先君偉績。” “臣必鞠躬盡瘁!”張瑞如愿以償。 同樣是權臣,張瑞堅定拒絕大將軍錄尚書事而選擇丞相,是因為丞相這個官職具有無與倫比的意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