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戰后的碩果累累-《漢末之并州匪政》
第(2/3)頁
這個原因說出來略顯自大,但事實卻就是如此。張瑞已經不是當初那個獨善其身的孱弱匪寇,到了如今地位,張瑞可以拍著良心說,自己已經過的很好,并且希望自己的作為,能使他人生活更加幸福。
這是后世那個高度發達的社會,潛移默化給絕大部分人留下的善良烙印,也可以總結為,生而富足,禮義自備。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人總要有所追求。
當然除了聲望這類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切切實實的收獲也著實不少。
十余萬西涼軍雖然死傷泰半,但仍有四萬余俘虜被生擒,這些人身負罪惡,若自此卸甲歸田,安享和平,簡直是天道不公。
在刑部的詳細審訊下,罪孽深重者終生為隸臣妾,一輩子都要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罪孽稍輕者被派遣至工部,前往涼州興修馳道、水利,刑期三到六年不等。
也有數百人的罪行罄竹難書,天怒人怨,直接被刑部批示,斬首棄市,以泄民憤。
西涼軍是當世強軍,政治短缺,并沒有值得一提的內容,但軍事方面卻極為強悍。
此戰,僅繳獲的鐵甲便超過三萬多套,絕大部分都是當初董卓進京時,從洛陽武庫搜刮的財富。大漢上百年的積累,輾轉五年后,最終都流進了張某人的口袋。
除了這三萬多套鐵甲,還有兩萬多匹戰馬,三十多萬根長矛,五萬多張強弓,十幾萬套皮甲,二十多萬把環首刀,以及上萬副強弩。
毫不夸張的說,這些繳獲給關東任何一位諸侯,對方一年內就能拉出一支規模十萬的大軍,而且是武備當世一流的強軍。訓練一年就能與曹操、袁紹一爭天下。
為了安置這堆積成山的物資,張瑞特意下令在滎陽修建一座巨大的武庫。
滎陽自古是軍事重地,也是關中大軍牽制關東的重要樞紐。
七王之亂爆發,漢景帝便以竇嬰為大將軍,屯兵滎陽監督齊、趙方面戰事。
在滎陽安置了一座巨大的武庫,著名的敖倉便被廢棄,不能將糧倉與武庫設置在同一處,不然一旦有叛亂,叛軍既有甲具、又有糧草,規模會迅速擴大。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岸区|
和林格尔县|
出国|
榕江县|
嘉黎县|
紫云|
汽车|
日土县|
宜阳县|
鱼台县|
浦城县|
怀远县|
汉中市|
天峨县|
静乐县|
福安市|
武宣县|
定安县|
雷山县|
长岛县|
万山特区|
昌平区|
彩票|
黔西|
凤凰县|
红河县|
广安市|
望江县|
衡阳县|
鄢陵县|
天峻县|
汝阳县|
卢氏县|
桃源县|
孟津县|
襄汾县|
大足县|
嵊州市|
荥经县|
阿瓦提县|
揭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