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徐庶努力恢復浮橋秩序時,南岸列陣防御的五千禁軍也與兩萬余西涼軍逐漸靠近。 西涼軍不但身經百戰,而且也是這天下與關西交戰次數最多的一支軍隊。 從當初在河東的大陽之戰開始,雙方交戰長達五年(189年-193年),這五年來,雙方大小戰事無數,尤其潼關一戰,雙方參戰人數多達十萬人。 西涼軍早已對關西大軍的作戰風格有所了解。 關西大軍甲具精良,最擅長打堂堂之陣,尤其箭陣冠絕天下。 至今未曾聽聞當今有哪支部隊在與關西大軍的對射中占到上風。 因而胡軫特意針對關西大軍作出部署,兩萬人中派出五千人以巨大櫓盾、兩丈長矛正面纏住敵軍,使其犀利兵鋒得不到發揮,然后再派鐵騎游擊兩翼。趁敵軍變陣不及,發起猛攻,大量殺傷敵軍人員。 兩丈長矛接近五米,超長矛步兵一直是訓練有素漢軍常用的戰術。 段文在陣前只看了一眼,就露出嘲諷的笑容。 整個西涼軍的戰術風格都受自己族中先輩太尉段颎所影響。 當年自己叔祖太尉段颎就是令全軍張鏃利刃,長矛三重,挾以強弩,列輕騎為左右翼。憑借這種軍陣戰法,一戰擊潰東羌聯軍,斬首八千余級,獲牛馬羊二十八萬頭。 對面的西涼軍主將一定不知道負責指揮這支禁軍的將領就是段氏后人。段氏將領,既然會創造這種陣法,就必然對這種陣法的優劣了如指掌。 況且禁軍可不僅僅是甲具精良那么簡單,作為關西最精銳的步騎混合野戰軍,有兵家學院日以繼夜專司研究軍事理論,禁軍的戰術戰法,早已不知領先府兵多少年。更何況,西涼軍還在使用幾十年前的戰法。 隨著兩軍越來越接近,段文從容的下令,各方陣舉弩射擊。 令旗飄揚,瞬間箭如雨下。密密麻麻的弩箭激射而出,西涼軍整齊的軍陣立即倒下上百人,陣列變得稀疏缺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