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十二衛禁軍,則是進一步將府兵中熱愛戎馬、能征善戰的士卒收到了禁軍,類似于后世各國的士官制度。而服役年限到達,想要退出的府兵又可以定期退役,這對官府,對百姓都是一件好事。 如今交通基本靠走,就算官府恢復征兵制,長期保持一支規模龐大的常備軍,也不可能分散在各郡縣,必然要集結,光是集結的時間就要消耗數月,無法訓練。 一年當中有幾個月在行軍,無法訓練。與其浪費這人力物力,還不如讓折沖都尉就地在每年秋收過后組織冬訓。 若大規模征召全府府兵,則折沖都尉領軍出征。若只征召部分,則由左右果毅都尉中一人領兵出征。 府兵制度,或者說張瑞微調過后的府兵制度,不一定是古今中外五千年中最完美的制度,但一定是最適合當下關西的制度。 李嚴在涼州試點軍府制度后,如果沒有太大的漏洞,就會逐漸推廣到全境。 到時候在關中也會設立兩百個以上軍府,與十余萬禁軍一同形成中樞對地方的壓倒性優勢。 為此張瑞召集了民部中郎司馬芝、兵部中郎王凌以及負責整個京畿地區軍政要務的司隸別駕荀彧,打算趁十月份黃河結冰之前,先將內政的事情安排一下。 三人抵達后,張瑞先對司馬芝說道:“司馬中郎最近一直忙于安頓洛陽百姓,處置洛陽田宅。難得今日能有空來與眾人議事,先談談今歲秋收后民部府庫及戶籍詳情。” 司馬芝起身,說道:“在此之前,且先允許某為諸位說一下太尉治下總體情況。如今太尉在并、涼、司、益、冀、兗、荊七州皆轄有郡縣。大漢十三州,已有七州與太尉有所關聯。” 話音落下,眾人皆驚。 不論在這七州中究竟占據了多少的郡縣,僅地跨七州,這就是一個令人驚嘆的事實。 這是除了天子,任何人都無法實現的情況。 漢室不可能任命官員管轄七州之軍事、行政、司法、人事、監督等一切權力。 而普通流寇首領、地方軍閥也不可能達到如此高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