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一章不一樣的屯田生產(chǎn)-《漢末之并州匪政》


    第(2/3)頁

    審固說道:“司馬縣君以楊氏族人為說客,逐一說服大量華陰百姓,將農(nóng)田交付與官府打理。由官府派人種田,每畝良田,保證其所分糧食不低于三石。不足者,官府及楊氏共補之。”

    “數(shù)十萬畝良田,司馬縣君哪來百姓耕作?”

    審固笑著回道:“所以司馬縣君精達事機,才干奇?zhèn)ァF湔心间P(guān)難民進行耕種,而令華陰百姓投入工坊,獲雙份之利。”

    “君侯必然是想問,難民耕種亦需有所回報,糧食何來吧?”

    張瑞點了點頭。司馬朗的作為,在張瑞看來有些莫名其妙。收了大量百姓的農(nóng)田,卻讓流民來種。而令百姓去工坊做工。

    若能皆大歡喜自然好,流民有了工作與收入,不會無所事事,引發(fā)叛亂。華陰百姓得到了地里收成,又取得了工坊工錢,雙份獲利。

    可是問題是,地里的收入只有那么多,怎么能足夠供兩個群體分配。

    審固右手重重一揮,說道:“憑官府統(tǒng)一管理,規(guī)模生產(chǎn)。”

    “集合數(shù)百戶百姓之田,多達數(shù)百頃。若讓百姓耕種,雜亂而又效率低下。大量精力、時間皆被浪費。”

    “而司馬縣君令流民皆以牛耕墾田,一頭牛只需一條方向走到底即可。兩人一牛,一日可耕數(shù)里遠。”

    “數(shù)百頃田,上百頭耕牛同時拉動曲轅犁,只需齊頭并進一路走到底便可。”

    “如此耕種,所需流民數(shù)量遠少于自耕農(nóng)數(shù)量,卻耗時更短。”

    “然后司馬縣君又派專人掌管水利,避免百姓搶奪水源,各處良田都得充分澆灌。”

    張瑞嘆了口氣,模式是個好模式。可惜難以推廣。

    也只有司馬朗、審固這種清廉能吏,才能在華陰縣這一處范圍內(nèi)施行。

    張瑞若是敢將這種模式強行推廣到治下,必然引起大量腐敗與官紳勾結(jié)。豪強必然會在其中上下其手。

    畢竟不是每個官員都有司馬朗這種能力,也不是每個豪族都像華陰楊氏一樣志向高遠,不與百姓爭利。

    最后審固說道:“麥田正常年份產(chǎn)量在三石半左右,去年下有瑞雪,今年又風(fēng)調(diào)雨順。產(chǎn)量必然超過三石半,分百姓三石。余下分與流民。”

    張瑞皺眉,問道:“流民如何能滿意?其辛苦一年,竟只得半石糧食。”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市| 喀什市| 桐庐县| 古交市| 阿克苏市| 雅江县| 咸丰县| 文水县| 大庆市| 仲巴县| 三都| 临安市| 三都| 绥江县| 扬中市| 腾冲县| 云林县| 莱西市| 砚山县| 博野县| 德阳市| 邳州市| 襄城县| 新安县| 垫江县| 扶风县| 兴海县| 门源| 乐清市| 铜山县| 龙井市| 依安县| 图木舒克市| 呼伦贝尔市| 黄平县| 青海省| 满城县| 高阳县| 龙里县| 通许县| 昂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