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審配答道:“黃巾之亂前,巴郡十四縣在冊戶籍三十一萬戶,一百零八萬六千余人,歷經戰亂百姓多逃亡山林之間。如今大軍攻克巴郡,居高臨下俯視西南,易守難攻。可派精兵把控險隘要地,然后派兵進山搜尋隱匿百姓,開墾荒田,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無需兩年,巴郡將成為君侯治下之重要糧倉。” 重要糧倉是做不了假的。巴郡即后世山城,在后世能養活三千萬人。在當下,只要政治穩定,百姓下山復耕復墾,百萬百姓能為張瑞提供數百萬的糧食的稅賦。 而作為山城,巴郡易守難攻,右將軍府可以以極小的代價守住這里。 巴郡與南陽最大的不同是,巴郡難攻易守,平定整個巴郡或許需要動用大規模的軍隊,耗費數月的時間。但守住這里,只需數千精兵,一員有勇有謀的偏將,一位平恒貞干的太守便可,不會消耗右將軍府太多實力。 而南陽則是一片平地,易攻難守。右將軍府大軍跑馬圈地,或許半個月就能拿下南陽。但要擋住虎視眈眈的劉表,至少要有三萬大軍常年駐防在南陽。若遇到戰事,還要繼續增兵。 巴郡的形勢令張瑞心中欣慰,便笑著吩咐道:“那今秋涼州戰事徐榮所部無需參與,占穩巴郡即可。力爭十月之前穩定局勢,恢復生產,種上冬麥。巴郡太守,可有提議?” 賈詡回道:“吏部昨日提議廷推,主公與諸部大人、酋長議事之后,便能見到結果。” 張瑞點了點頭,繼續翻看著手中的名冊,驀然間張瑞雙眼精光綻放,神采奕奕的指著名冊中一個名字,問道:“此人情況汝等誰人了解?速為某詳細陳述一番!” 眾人看了一眼名冊上的名字,皆搖了搖頭。 遠在巴郡的胥吏,與眾人相隔太過遙遠,眾人對其才能、背景皆不曾了解。 過了許久,副都御史傅巽開口,說道:“督察院監察百官,故對官吏身家背景皆有所記錄。巴郡郡府傳來之冊文,對其生平有簡略記錄,并不確定屬實。” “但言無妨!” 此時趙云從屋外進入房內,走到張瑞身邊說道:“君侯,各部大人、酋長皆已到齊,是否動身前去議事?” 張瑞堅定的擺手,說道:“讓彼輩候著。傅御史,繼續講。” 傅巽努力的搜索著記憶。傅巽沒有蔡琰、闞澤那種過目不忘得本事,只能記得大概,說道:“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少有氣力,好游俠,招合輕薄少年,為之渠帥;群聚相隨,挾持弓弩,負毦帶鈴,民聞鈴聲,即知是甘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