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交戰的時間將會很短,真正浪費時間的是往返行軍的日子。 大軍無法抽身的時間并不長,留給關中諸將的機遇窗口只有很短一段時間。 這個比爛的世界,張瑞不相信關中諸將能抓住這個轉瞬即逝的機遇,因而大膽的賭上了一回,最終拍板,說道:“既然賈閣輔斷言局勢將會是波瀾不起,那便按兵部規劃部署。諸位中郎將即日制定作戰方案。” 諸將立即起身,重重以手捶胸,行禮之后告辭離去。 剩下幾位文臣,眾人也閑不下來,還要繼續接見北疆各部胡虜的大人、酋長。 張瑞吩咐道:“將蘇則一并喚來。” 等候期間,張瑞煩躁的問道:“益州戰事進展如何?還需多久才能結束。難道將來涼州戰事亦需與益州戰事同時進行?” 張瑞雖然貴為一方君侯,但也避免不了人的本性。 若生活變得不再穩定可期,一眼望去不知明日情況如何,同樣會人心浮動,心煩氣躁。 相對于那些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喜怒皆不形于色的梟雄,張瑞表現在一眾文臣眼中無疑更有煙火氣息。雖然稱孤,但并不是冷冰冰的孤家寡人。 所以審配、賈詡等人目前都相信張瑞是可以與大家同患難,共富貴的君主,并不會像劉邦一樣大殺功臣。 能做出這個判斷,除了張瑞身上的煙火氣,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張瑞實在太年輕了。 賈詡、審配都已經四十多歲,高順、段文都已年過三十。 只有張瑞今年才剛剛二十,風華正茂。 可以預見,一起打江山的臣子,絕大多數都會老死在張瑞之前。 所以張瑞完全沒有必有屠殺功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