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右將軍府的軍隊在去歲接收難民時擴編到了八萬五千人,此后雖然經歷了幾場規模不大的戰事,但都是優勢明顯的勝局,所以損失不重。 在益州抽調了三萬五千人后,在各地還剩下整整五萬人。 但這五萬人既要駐守長安,又要嚴防潼關天險,還要守衛數座糧食倉城,數十座府庫,十余個郡國,上百個縣。 五萬大軍兵力并不是很充足,再抽調三萬人參與北疆戰事,就會使各地防御捉襟見肘。 這也是為什么,北疆議題要一直等到青州的船隊返回。 五千人在八萬五千大軍中顯得微不足道,但如果只有兩萬守軍駐防,這五千人就會顯得舉足輕重。 關于兵力數量,王凌向眾人介紹道:“中郎將張遼所率涼州大軍早在馬球聯賽開始之后數日便已順利返還長安,至今休整已有十余日。大軍并未卸甲,隨時可開赴并州。如今只需再從各地抽調萬名騎兵,便可發起北疆戰事。” “巴蜀多山地,故徐榮、段文兩位中郎將皆未多率騎兵。如今在長安駐防之軍隊便有五千鐵騎,此外可下令潼關守軍死守城池,只守不攻,亦可抽調兩千鐵騎。雁門、云中、定襄等郡駐軍,湊齊三千鐵騎亦非難事。” 王凌的一筆筆數字清晰無誤,眾人很快便了解了形勢。 只是幾名將軍心有疑慮,高順開口,說道:“從各處抽調如此多之騎兵,各地駐防情況可還穩妥?若是防御吃緊,北疆戰事可減少一萬騎兵。” 張瑞倚靠在胡椅上,默不吭聲,掃視眾人,等候眾人陳述建言。 審配堅定的擺手,說道:“北疆不能減少大軍數量。少一萬騎兵,分路進擊、戰果俘獲都會減少,而將士傷亡及戰事時間都會大幅增加。一萬鐵騎,影響實在太過巨大。” 賈詡亦開口說道:“如今潼關、武關、散關皆在我大軍掌控之下,司隸、荊州、益州大軍皆不能越過天險進入關中。所需擔憂者,僅冀州韓馥、涼州關中諸將。然韓馥匡怯,不足為慮。而涼州諸將忙于劫掠新占郡縣,必然不會在此時放棄嘴邊肥肉,到京兆尹與吾等血戰不休。大軍可從容出擊,無需擔憂后方有失。” 張瑾負責長安防御,問道:“必然?一旦推測有誤,涼州諸將兵臨長安,則為害重矣。” 巨城無防,長安暴露在涼州諸將的兵鋒之下,實在是令人如寒芒在背。 不解決關中諸將,右將軍府自上而下皆寢食難安。 張瑞望向王凌,問道:“長安守軍有多少?” “除五千錦衣衛外,還有四千七百八十五名徒卒。” 五千錦衣衛是親軍,多著禮服,五千人中披甲之士只有兩千。而且輕易也不會踏足戰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