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進入二月,黃河陸續解凍,雖然還有黃河獨特的凌汛現象,但已經可以行船。 因此張瑞召集了裴儉、徐晃及魏越三名校尉。 這三人兼資文武,足以統合方面,指揮大軍,打一場形勢變幻莫測的戰事。 其中負責陷陣突陳的猛將本來是張繡,但西涼戰事推進到了張繡的故鄉武威,于是張繡便被抽調前往涼州參與戰事,以魏越相替代。 另外兩人裴儉與徐晃皆有大將之風,精通兵法,軍略出眾。 三名將領排成一列,恭敬的站在石亭前,等候張瑞下達軍令。 與自己的嫡系軍人,沒有什么可以拐彎抹角的,張瑞直接說道:“此去高唐渡,搬運糧草之余。還有一件要務,爾等需務必達成。” “裴潛曾言,劉備居中原能使亂而不能使治。故爾等務必誅殺此亂臣賊子,以免其割據一方。” 裴儉即裴潛的兄長,對裴潛的識人之能極為認可,當即恭謹受命,回道:“吾等必不負君侯所托。” 劉備一生親自經歷大小戰事無數,曾經歷戰敗也有過全軍覆滅,但卻從未被人俘虜過。 連曹操、呂布、陸遜等人都不曾將其重傷,而張瑞今次卻欲將其陣斬于沙場,必須要全力以赴。 因而張瑞面容嚴肅,說道:“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爾三人率五千人東進,領兩千騎兵,人盡三馬。務必不得有失!” 三人同時內心驚詫,騎兵人盡三馬,這還是征西將軍府任何騎兵都沒有享受過的待遇。以此配置可見主公對劉備殺意之堅決。三人不敢稍微大意,立即堅定應諾。 待三人離去,站在一旁的甄儼說道:“月初冀州大將麹義已經舉起叛旗,如今便舉兵屯于清河國界橋處,與廣宗守軍遙遙對峙。” “界橋在清河國?”張瑞問道。 甄儼見張瑞感興趣,便說道:“清河國以清河流經而得名。以清河為界,西方為巨鹿郡廣宗城,東方為清河國。漢室為增強兩郡聯絡,于清河之上設界橋,長達數十丈。” 清河國與青州交界,地處冀州的最東南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