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勛只得勸道:“明公,若大軍主力北上與征西將軍府決戰,則襄陽不可不防。劉表雖看似寬厚恭順,實則野心勃勃。極有可能趁我決戰之際,奪取南陽郡縣。” 袁術不屑的回道:“劉景升守成之犬,何足道哉。豈敢犯我袁氏凌盛天下之威?便是不設一兵一卒,他劉表亦不敢踏足南陽半步。爾不見,其為向吾等示好,主動表某為南陽太守?” 可以說這一戰袁術將能犯的忌諱全部倘了一遍。 戰前未分析形勢,未制定詳細戰略,便輕啟戰端。 到了戰時,戰略上,又驕狂大意,輕視所有對手。 戰術上,則貿然插手指揮,強行下令出兵。 這一切的根本原因都在于袁術的性格猖狂跋扈,自以為英雄俠氣,瞧不起天下任何人。對內,他瞧不起自己的將軍,所以插手指揮。對外則瞧不起各路諸侯,所到之處幾乎一直是四面開戰。 伴隨著袁術拍腦袋做出的部署,四萬余南陽大軍在深深的無力感中主動離開了固若金湯的防線,在冰天雪地中,向著敵軍設好埋伏的區域極速行進。 事實上,當南鄉縣與析縣的守軍主動出城的第一時間,高順、徐榮、段文等將便收到了消息。 征西將軍府有上萬鐵騎,斥候已經可以做到眾目睽睽之下就在兩縣縣城前大搖大擺搜集情報。 只要騎兵不攻城,守軍毫無辦法。 總不能派騎兵出城去驅散他們。派大隊騎兵出城,敵軍斥候立即就作鳥獸散,追都追不及。 而派小股騎兵與其游斗,那完全是在給對方送軍功。 關西鐵騎本就是騎射冠絕天下,斥候又更是鐵騎中佼佼者,甚至很多人都能在馬上左右開弓,哪怕南陽騎兵兩倍、三倍于敵軍,追逐不了多久,就會被被對方一一射落馬下,然后追殺者與被追殺者就調換了身份。 這種情況導致斥候很快便壓制了南陽大軍斥候的活動范圍,將南陽軍隊的詳細情報搜集完成,遞交到中軍大帳。 在看過敵軍分布與進軍路線后,三位中郎將不約而同的將目光盯上了析縣橋蕤所率領的一萬大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