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漢末亂世,任何勢力都無法獨善其身,即便張瑞所統領的征西將軍府,也是兵戈起于四境,狼煙濃烈于八方。 東方,在弘農郡境內與董卓的戰事并未停止,只是為了給河南數百萬災民一條乞活之路,張瑞暫緩了圍攻函谷關。 在并州,剛剛解除了對黑山軍的防備,但北疆的壓力猶在。胡虜異族為生計所迫,不時便會有鐵騎南下,劫掠郡縣。 而在西方,馬超與羌族、氐族的戰事還未結束,內閣已經開始策劃下一場對涼州的戰事。 在南方,征西將軍府與后將軍袁術的摩擦越來越大,到如今,已經到了大軍對峙,大戰一觸即發的地步。 今日議事,除了商談黑山軍事宜,另一個重要的內容,便是定下,從黑山方向空閑下來的這數萬大軍,究竟派遣往何處戰場。 民部中郎司馬芝繼續談及黑山軍,說道:“官府即將于雁門郡開設兩處互市土堡,與烏桓、匈奴貿易。某以為可與黑山軍幾份名額,令其參與互市。” “其一可削減黑山賊實力,化盜為民,使一部分渠帥領部曲轉為行商,往來販賣于互市。” “其二,雁門地廣人稀,有胡虜騎兵流竄,亦的確需要商隊有自保之力。” 張瑞點頭,說道:“可。互市設于何處?” “一處設于平城縣,一處設于強陰縣。” 平城即當初劉邦被匈奴冒頓單于四十萬鐵騎所圍之處,境內有赫赫有名的白登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當年匈奴四十萬鐵騎圍攻七天七夜也拿不下劉邦的先頭部隊,被選為互市之地,在情理之中。 但是強陰,張瑞很少聽聞,便問道:“為何選擇強陰作為互市之地?” 司馬芝答道:“《漢書·地理志》鹽澤在東北,有長丞。池水澄渟,淵而不流,東西三十里,南北二十里。強陰縣境內之鹽池僅次于河東鹽池。只鮮卑、匈奴不能用而已。” 強陰鹽澤即后世岱海,東西三十里,南北二十里,這巨大的面積,即便在地圖上也是無比顯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