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為官府府庫里的糧食不會自己跑到黑山軍口袋里。現在這份貿易卻會!數不盡的豪商帶著糧草來到黑山腳下與黑山軍合作,畢竟橫跨冀州、并州,沒有哪里比黑山更便捷了。 待時間推進到九月初,曾經猖獗一時的黑山軍,徹底在冀州、并州、兗州與司隸境內銷聲匿跡。 三晉地區是有經商傳統的,尤其并州境內還不歧視商人,許多黑山的渠帥,搖身一變就成了并州境內的豪商,帶著大量曾經的部曲,就專門從事貨物轉運的生意。 這批人本來就是河北最剽悍的劫匪,沒有任何不長眼的小股匪寇會去劫掠他們。因為誰也不知道這些外表看似忠良的行商腳夫,會不會在被打劫后的下一瞬間,從貨物底下抽出大量腰刀、骨朵,然后現場給后輩們表演一下,打劫的正確示范。 可以說,這批渠帥,是抓住了當下最合適的機遇。 因為在河東、在太原,并不僅僅有鑄幣權之利,還有冠絕當世的工業產能。當大量貨幣被轉運到了關東,關東貨幣不再緊張。 百姓手中持有充足的貨幣,終于敢將貨幣拿出來交易了。 這是貨幣緊縮緩解后的正常反應。 曹魏歷次貨幣改革失敗,就是因為沒有充足的貨物來維持商業經濟的繁榮,貨幣失去存在的價值。 開元通寶,顯然不存在這個問題。 當大量的開元通寶流回關西,河東、太原、京兆尹境內的大手工坊主們,驚喜的發現,來自關東的訂單暴漲數倍。 于是豪族們紛紛投資手工作坊。無論是制瓷、紡織、冶煉、還是制作漆器、銅器、木、竹、藤、棕、草制品,甚至于礦產、煤炭、皮革等冷門行業,都全面蓬勃發展。 似乎一夜間,關東的財富多到不可勝數,就沒有什么東西是關東豪商不買的。 神奇的是,在官府大量增鑄貨幣的同時,關西的糧價卻在節節降低。 這種反常的現象,引起了官府與學者的密切關注。 科學院與戶部組織了大量精英聯合考察民風、推斷議事。 鑄幣增加的只是貨幣量,不會增加社會財富。但顯然,如今天下的財富都驟增了一截。 而調研很快得到了原因,民部中郎司馬芝親自向張瑞回稟結果。 司馬芝說道:“稟主公,民部官員徹查賦稅、府庫與官市,下有推斷。鑄幣之利,使官府、民間財富驟然增加,其根源出在糧價下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