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作為兵強馬壯、財富鼎盛的諸夏,顯然應該聚合草原部落,共伐鮮卑。 對互市張瑞有所思緒。后世大明開互市,北方邊境上百年再未發生大規模戰爭,南方倭寇亦被平息。張居正的改革正是在這種南北安寧的背景下才順利進行的。 甚至直到后金崛起,大明軍隊都可以安心在東北作戰,而無需抽兵與北方蒙古部落征伐。 若是并州開互市,只允許烏桓、匈奴等部族前來貿易,顯然能夠拉攏到匈奴與烏桓部落。 彼輩搶不了中原,就會去搶鮮卑。爭奪牧場,是游牧民族刻刀骨髓里的天性。 但爭奪牧場以后,用來養何種牲畜就值得思量了。 以前,養馬、養牛、養羊對游牧民族而言并無多大區別,都能供奶供肉。 游牧民族亦不是完全的軍事狂人,誠然養馬能增強軍事實力,但養馬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馬亦能提供肉奶。如果馬不能供奶,只作為一種成本高昂的軍事物資,游牧民族戰馬的數量將會在數年內削減到比諸夏還少的地步。 可是隨著毛衣的出現,這種情況無疑將發生巨大改變。 當中原大量收購羊毛時,養羊的利潤將會一舉超越養馬與養牛。 逐利的天性,是不分種族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加舒適。 養羊既能供應肉奶,還能多一份羊毛收入。 牧民們會立即用腳投票,拋棄養馬與養牛。 烏桓與匈奴搶占的牧場當中將會大規模的養羊,以收集羊毛參與互市。 而且審配曾經修改過的鹽引開中法,至今仍在生效。 異族想要獲取鹽引,必須以能左右開弓的奴隸相換。 這是鐵律,不容商量。勢必將會引起游牧民族之間的征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