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便回道:“無妨,待其祭祖過后,與宗族團聚數日,再請其入長安。再將關羽履歷及其父母、祖父母相關案卷一并為孤取來。” 針對拉攏關羽,張瑞從來不是一個人在孤軍奮斗。 是有整個河東郡縣兩級官吏群策群力。無數官員、胥吏甚至關羽宗族子弟日以繼夜的研究,將關羽的身世背景查的一清二楚,對其喜好,性格,處世之道剖析得淋漓盡致。 想到關羽喜好,張瑞不禁莞爾。 這是一位純粹到極致的諸夏男兒,全身洋溢著豪邁雄風。 人生喜好兩樣東西。一樣是良馬,另一樣也是良馬。 這跟魯迅的“院子里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完全不是同一個意境。 張瑞不得不轉向裴潛問道:“孤曾記得牧場中有數千近萬匹馬駒,可曾養出雄壯非凡之駿馬?” 裴潛點頭,說道:“中原牧場所養之馬遠比草原雄壯,便是因為牧場中非但喂馬駒以牧草,更輔助以黑豆、麩皮、谷物以及粗鹽。常出現高大威武之良駒。太原牧場中便有三匹駿馬雄壯非凡,能日行千里。” 日行千里,在后世看來,這是個虛詞。 但在古代,這就是字面意思。《史記·趙世家》記載:“繆王日馳千里馬,攻徐偃王大破之。” 造成這種差異的不是因為馬種退化了。而是度量衡的問題。周朝時期一里只有后世一華里的六成,即略接近三百米。 日行千里即后世日行二百九十八公里。相當于汽車在高速上跑了兩個小時多一點點。 因而在漢末能被稱為千里馬的駿馬著實不少,比如呂布的赤兔馬,曹操的絕影、爪黃飛電,劉備的的盧。 呂布也就罷了,赤兔是董卓給他的。 但曹操、劉備的千里馬就比較清奇了。 的盧在張瑞印象中,似乎是劉備在荊州得到的。荊州也能產千里馬?劉表要有這養馬本事,還需要花費數百萬石糧食往關中求購區區兩千匹戰馬? 曹操名馬數量比劉備稍多,是因為其占據了中原,養馬買馬稍微比荊州方便些許。 但張瑞手中戰馬數量至少是曹操占據兗州時的十倍。 以曹操作參考,有駿馬良駒乃是張瑞意料之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