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抗旱除蝗-《漢末之并州匪政》
第(2/3)頁
司馬朗面色凝重,說道:“今年旱情嚴重,蝗蟲幼崽六月破土,七月成型。不得不提前預防。”
旱災還沒過去,就得應付蝗災,張瑞壓力頗大,問道:“如今境內有雞鴨多少?”
“賴主公之仁政,治下郡縣皆蓄墾殖。京兆尹境內百姓每戶皆養有雞鴨六七只,官府又廣發雞苗。京兆尹境內如今雞鴨至少百余萬只。”
一次蝗災,蝗蟲動輒過億,僅靠百余萬只雞鴨果真能預防蝗災嗎?
張瑞不得不懷疑,問道:“足見成效?”
司馬朗鄭重點頭,說道:“一只雞每日能捕食蝗蟲七十,而一只鴨則輕松捕食蝗蟲過百。京兆尹境內家禽百萬,一日便可捕食蝗蟲近千萬。只要蝗災非一日驟成,則雞鴨有預防、治理之效。”
這還是張瑞第一次知曉鴨子的滅蝗能力竟然尚在雞類之上,可見京兆尹官員的確是在用心防治了。
百萬家禽一日能捕捉蝗蟲近千萬,十日便已過億。蝗災想蔓延,也的確不是一件易事。
家禽能捕捉蝗蟲,人當然也能。
張瑞出生于農村,有豐富的捕捉蝗蟲經驗,甚至還吃過油炸蝗蟲,記憶中味道相當不錯。
但長大后,便聽說蝗蟲有毒的觀點,不由問道:“孤欲捕食蝗蟲,然聽聞坊間言,蝗蟲有毒,可是如此?”
司馬朗笑著搖頭,說道:“此即古人所謂治蝗不如治若蟲,治若蟲不如除蟲卵。蝗災既起,則蝗蟲身帶毒液,多以焚燒,少見食用。然蝗災未起時,蝗蟲無毒,多地皆有食蝗之俗。常見之食法為,蒸曝,飏去足翅而食之!”
張瑞大長見識,這是什么神奇物種。平時可以盡情食用,而一旦聚集成災就會體內產生毒素。
因而問道:“既然可以為食,百姓何不捕食蝗蟲,以抗蝗災?”
司馬朗解釋道:“蝗災既成,一日可飛上百里,田稼食盡,百姓無以為繼。僅靠所捕獲數百蝗蟲,不足以支撐數月,方為蝗災。”
不愧是曹魏最精達事機的六位刺史之一。寥寥數言將蝗災的形成、危害與結果刨析的淋漓盡致。
哪怕張瑞平日不接觸政務,亦對蝗災有了清晰無比的認識。
“孤欲令百姓捕捉蝗蟲,卿以為如何。”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巢湖市|
孟津县|
阿荣旗|
抚松县|
连平县|
南召县|
阿巴嘎旗|
岳阳市|
延津县|
龙泉市|
河北省|
罗甸县|
连云港市|
长治县|
子洲县|
尉氏县|
泽库县|
南安市|
台东市|
贵州省|
大丰市|
明溪县|
晋宁县|
巴林右旗|
广汉市|
讷河市|
自治县|
长岭县|
闽清县|
武平县|
大田县|
分宜县|
大英县|
金塔县|
沁源县|
宁河县|
肥城市|
罗定市|
大冶市|
通榆县|
海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