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鄧羲無奈,只得說道:“但請孟侯有所提議,否則荊州文武豈不失道義,有失仁厚?” 這還有上趕著求人薅羊毛的? 張瑞第一反應便是索要一半南陽郡縣。南陽郡之富,冠絕天下。人口兩百余萬的超級大郡,一郡便抵張瑞如今治下全部人口。 但想了想還是作罷,到時候自己在武關吃瓜看戲。荊州軍苦侯數年才終于將袁術趕走,轉頭就要分近半郡縣給征西將軍府。 自己立即就會取代袁術的形象,成為荊州文武最欲除之而后快的強梁惡霸。 張瑞十分清楚自己的敵人是誰,盟友是誰。所有精力都放在董卓、袁紹、曹操等梟雄身上。 不至于為了區區幾個縣就與自己盟友交惡,將一位親密無間的盟友變成兵戈相見的敵人。 想及此,張瑞不禁面露笑容,自己這胸襟似乎要比孫權強上許多。明知道生死大敵是曹魏,還去偷襲荊州。導致盟友反目成仇,敵人拍手稱快。 一番令人智熄的操作,硬生生將自己與曹操、劉備平起平坐的諸侯地位,給降成了曹操兒輩后代曹丕手下的大魏吳王。 是魏國的藩臣,而不是漢爵。曹操、曹丕的魏王、劉備的漢中王都是漢爵。唯獨孫權這個大魏吳王是魏爵,與之同級的是大吳燕王公孫淵。 論自墮身價,無人能與孫權比肩。導致張昭等人在面對前來敕封,而面有驕色的魏國使節邢貞時,恥辱至涕泣橫流。 為了安撫荊州文武之心,張瑞不得不提出一個要求。這要求不能太過分,導致雙方滋生嫌隙。 當然也不能太輕飄飄,因為那損失的利益都是自己的。沒到手的利益,也是利益! 想了許久,張瑞說道:“某曾聞南陽流民言,南陽人黃忠,黃漢升頗有勇力,孤甚念之。向劉荊州索此一勇士,想來荊州應不會拒絕。” 鄧羲斬釘截鐵的說道:“劉荊州絕不負孟侯之望!孟侯如此鼎力相助,荊州豈能因一勇士而負孟侯大義?” 張瑞莞爾。怪只能怪黃忠出名太晚,如今連中郎將都還不是。跟劉表索要一位勇士,跟與劉表索要一位悍將的難度絕不可同日而語。 “如此,吾等且赴宴。孤為鄧治中踐行!” “拜謝孟侯!” 宴席上賓主盡歡,直到日暮鄧羲才姍姍離去,帶著大量軍國重器從長安啟程出發,一路沿丹水而下直抵襄陽,胸中可謂是豪情萬丈。 待鄧羲離去,裴潛對張瑞問道:“主公果真欲募勇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