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理政務忽思清冷蔡琰-《漢末之并州匪政》
第(2/3)頁
若自己沒有首倡義軍呢?
換成其他人穿越到漢末是否會參加討董之戰?成為十八鎮諸侯之一?
張瑞置身事外審視一番,忽然發現,若其他人穿越十之八九也會積極參與討董。
哪怕知道不可能誅殺董卓,也要成為十八鎮諸侯之一。
是為什么?
似乎是為了聲望,為了以后招攬人才。
那么其他諸侯應該也是如此。
僅看韓馥留在鄴城便可知曉,他對誅殺董卓興趣不大,參與討董,全為了博取名聲。
就像張邈、孔融、孔伷、袁遺這些人都沒做好亂世爭雄得準備,并未將討伐董卓當作一場戰事,而是當成了增加名聲的一種手段。
所以張瑞歷來厭惡這些清流。
夸夸其談,不切實際。
他韓馥求名,張瑞幾乎束手無策。
總不能張瑞夸他幾句天下名士,德行高潔,他的名望就漲上去了。
對此,張瑞一籌莫展,而且張瑞覺得這也不應該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能出奇謀,為旱災流民找到生存之策,已經極大的透支了自己的腦力。再想下去就該頭痛了。
《慎子》所提倡的的君臣之道為:臣事事,而君無事;君逸樂,而臣任勞:臣盡智力以善其事,而君無與焉,仰成而已。
這方面,張瑞比較欣賞諸葛孔明的話語:君勞臣逸,則國亡;君逸臣勞,則國興。
所以張瑞一攤手,愜意的倚在案席上,看向身邊一眾參軍、從事,理所當然的問道:“韓馥既然求名,當為之奈何?”
臣盡智力以善其事,而君無與焉。
鷹揚將軍府養士無數,不就是需要他們的智略、計謀,在這一刻出謀劃策嗎?
如果連智力都貢獻不出來,張瑞干嘛不多養一些游俠、猛將,至少還能沖鋒陷陣。
在張瑞問完片刻之后,有人毛遂自薦,說道:“主公,某或能為主公解憂。”
張瑞看了一眼,比較陌生,問道:“爾是?”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珠穆沁旗|
开原市|
乐平市|
确山县|
灵山县|
建平县|
治多县|
安西县|
济源市|
拜城县|
大理市|
塘沽区|
咸宁市|
延庆县|
临颍县|
云南省|
即墨市|
黄龙县|
丰镇市|
会东县|
涟源市|
伊宁市|
清水河县|
余干县|
锡林郭勒盟|
宣恩县|
黄梅县|
防城港市|
天祝|
鹿泉市|
寻甸|
北宁市|
深泽县|
河西区|
德令哈市|
栾川县|
泗阳县|
桐城市|
穆棱市|
延庆县|
吴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