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鄭國渠之利-《漢末之并州匪政》
第(2/3)頁
“跟某詳述一下賈逵之策文。”
“賈逵以為農業為一切之根本。若農田產出不足為用,縱有金銀滿倉亦會民心不穩,匪寇叢生。”
“然其并未重彈重本抑末之陳詞濫調,而是強調,應當努力提升農田產出。并舉例若五萬人種田所產糧食能抵從前十萬人,則富余的五萬人可投入工業生產與商業貿易,以此來增加百姓財富。”
張瑞笑著撫掌,激動的贊嘆道:“此方為解決問題之能臣!絕非庸吏!”
儒家文化的開拓進取精神的確是一大短板。幾千年來一直繞著重本抑末在修修補補。
仿佛這就是千古不變的至理。
沒錯,通過大量百姓投入農業生產的確能收獲更多的糧食。
可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稍有個天災人禍就會餓殍遍野。
只有提高農田畝產量才是解決問題的最根本手段。
設想五萬人所產糧食就抵曾經十萬人曾經的勞碌與消耗,那此時投入六萬人參與農業生產,多出的一萬人所產糧食不就是社會積累的財富嗎?
“關于提高農田產出,賈逵有何提議?”
“其主張有三,第一大力興修水利灌溉,重新修繕鄭國渠。”
張瑞不禁莞爾一笑,這可真是對得起賈逵歷史上“賈侯渠”的稱號。歷史上賈逵擔任豫州刺史期間,興修水利,鑿通運河二百余里,便利民生,方被冠以“賈侯渠”之稱。
如今他不在豫州搞基礎建設了,卻跑到關中打起了鄭國渠的主意。
“他對鄭國渠有何想法?”
事關鄭國渠,荀興也得對著卷宗仔細比對,回道:“戰國末年,秦國以鄭國渠灌溉田畝四萬頃,先秦以來一頃皆為五十畝,即鄭國渠灌溉之田多達兩百萬畝。史書中言,此渠用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意為用含泥沙量較大的涇水進行灌溉,以增加土地肥力。畝皆收糧一鐘。一鐘即六石四斗。然涇水一石,其泥數斗。朝廷歷經羌族戡亂,無力疏通,使鄭國渠大面積堵塞,能用者只有其中一段。”
聞言張瑞端茶的手臂都顫抖了幾下,連忙放下茶杯,關切的問道:“畝產多少?”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芝县|
秭归县|
景东|
黑水县|
乐都县|
阳原县|
津市市|
衢州市|
五河县|
高碑店市|
大连市|
龙江县|
永济市|
SHOW|
贡觉县|
郯城县|
大兴区|
瓮安县|
濉溪县|
平安县|
上杭县|
阿克|
邵武市|
鲁山县|
钦州市|
林芝县|
尖扎县|
新河县|
邓州市|
施甸县|
克拉玛依市|
都江堰市|
黎城县|
抚顺县|
托克逊县|
贵定县|
商丘市|
如皋市|
岐山县|
神池县|
卓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