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弘農楊氏-《漢末之并州匪政》
第(1/3)頁
關中主力都被董卓調往河南參與對關東聯軍的戰事。
剩余幾支殘兵弱旅,對鷹揚大軍而言,完全不值一提。
九名校尉領兵出征,七縣直接獻城投降,剩下兩縣也被一鼓而下。
這種局面竟然還有人繼續效忠朝廷,也是令人頗感意外。據城而守的縣令被張瑞下令直接梟首,首級傳示全郡。
這九名校尉與其說是帶兵攻伐倒不如說是一場耀武揚威的武裝游行,向整個關中宣示鷹揚將軍府的統治權威。
在大軍拿下京兆尹的同時,張瑞也親自統率精兵萬余,兵臨華陰城下。
華陰縣令并不是愚忠之人,且董卓不得人心,在見到城下陣列嚴整的上萬大軍后,果斷的打開城門投降。整個華陰縣從縣令到胥吏,從世家到百姓,基本上內心都沒有任何負擔。
鷹揚將軍的美名,在大河兩岸還是有所流傳的。
只要不是頑固抵抗,投降之后,鷹揚將軍從不亂殺降臣,更從不屠城。
仁義方面,張瑞雖然不如劉備那樣天下聞名,但絕不像曹操一般聲名狼藉。
多年如一日的言出必信,終于到了收獲的時節。
當大軍進入華陰縣內,百姓毫無緊張感,依舊如往日一般平靜從容,沒人擔憂鷹揚將軍會忽然下令屠殺全縣。
著名的華陰楊氏也直接派出使節前往縣府面見張瑞。
華陰縣令不是什么歷史名人,才能也比較一般,張瑞見過一面后便將其遷為京兆尹下的藍田縣縣令。
能脫離前線,這位縣令求之不得,感恩戴德的帶著幕僚前往京兆尹赴任。
作為對抗董卓的最前線,華陰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張瑞任命了一位世家子弟出任華陰縣令,以期能與楊氏和睦協力。其人便是出身河內司馬家族的司馬朗。
如今張瑞、司馬朗與楊氏代理族長楊斌三人同處一室。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州市|
福贡县|
青川县|
金堂县|
杭州市|
霍邱县|
灌南县|
晋中市|
德州市|
凌海市|
徐水县|
安仁县|
安乡县|
含山县|
吕梁市|
深圳市|
晋州市|
潢川县|
塔城市|
延吉市|
云霄县|
梓潼县|
会泽县|
米林县|
宁河县|
古田县|
修文县|
盈江县|
谢通门县|
白朗县|
洪湖市|
枣阳市|
兴化市|
舟山市|
凤城市|
秦安县|
德钦县|
安龙县|
河曲县|
鄂伦春自治旗|
永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