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大軍偉力-《漢末之并州匪政》
第(2/3)頁
而小平津關則在孟津關西方,歷史上賈詡被任命為平津都尉,便是負責守備此地。
這兩座雄關便是洛陽北境門戶,其中駐扎有董卓麾下兩支精銳大軍。
正常情況下,想要攻進洛陽,必須要拔下這兩座雄關中的一座。
可兩關互為犄角,沿河又擺不下大量軍隊,更放不下幾部攻城器械,想攻城只能靠將士血肉消耗。
鷹揚將軍府的參軍們給出的方案是,發揮聯軍人多勢眾的優勢,每次進攻都同時進攻兩座雄關,決不能讓敵軍互相支援,發揮犄角優勢。
但韓浩對黃河水紋有更深刻的了解,為眾人另辟蹊徑,說道:“河內、河南百姓皆已習慣于從孟津渡跨越黃河,因為此兩地擁有最平坦的道路,最安穩的水流。光武帝亦在此設立關卡,以防御河北?!?
“然我軍精銳數十萬,戰船上千艘,合此偉力,已有令天地改顏換色之威能。早已不必拘束于一山一水。古人、百姓未走之路,于我卻非不可行之途。便由我等數十萬將士之堅足,踏破荊棘,開辟新徑。”
如此激昂振奮的話語,令張瑞忍不住撫掌贊嘆。
這就是我諸夏千古以來傳承不息、奮斗不止的精神,若這天擋我,我就改天換地,若這山攔路,我便移山填海。
凡艱辛的路,當由勇敢者以堅硬的腳底踏開。
隨后韓浩手指芒山西側的平陰縣,說道:“吾舅父為平陰縣縣令,某拜訪舅父時,常率部曲數人泛舟劃槳,直抵平陰沿岸。依某之見,既然某能劃船抵達平陰,只要大軍不懼犧牲,必能征服大河暗流,成功登陸平陰,繞路直取洛陽?!?
張瑞盯著地圖面色凝重。
這條路,歷史上其實有人證明過為之可行。
這個人就是……董卓。
王匡據守孟津,結果董卓自平陰而出,渡過黃河出現在河內大軍后方,神兵天降,導致河內軍大敗。
路過平陰縣時,董卓得知縣令杜陽為韓浩舅父,便扣留了杜陽,以此為威脅,派使者征召韓浩。結果韓浩不從,袁術聽聞后,認為韓浩壯烈,任命其為騎都尉。
聽聞韓浩之言,張瑞閉上眼已經能想象到將來可歌可泣的恢弘、震撼場面。
自己一聲令下,數百艘巨大的軍艦自黃河北岸起航,停泊在大河中間水流平穩處。
隨后密密麻麻,難以計數的小舟被從軍艦上放下,每艘小舟上載著五六名鐵甲士卒。水手奮力劃槳,駛向黃河南岸。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如东县|
龙山县|
广丰县|
若羌县|
修水县|
桐柏县|
绵阳市|
双桥区|
庆城县|
南川市|
广昌县|
清远市|
黄浦区|
平罗县|
宾阳县|
梨树县|
海伦市|
中阳县|
芦溪县|
上思县|
大姚县|
金坛市|
北碚区|
乐安县|
和龙市|
梅河口市|
松溪县|
崇仁县|
高碑店市|
阳高县|
安龙县|
瓮安县|
赫章县|
兴和县|
县级市|
绥江县|
张家港市|
佛教|
泾川县|
虹口区|
建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