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歷史岔路-《漢末之并州匪政》
第(1/3)頁
十二月初,鷹揚將軍府正式發(fā)布檄文宣告天下,董卓談殘暴虐,天人共誅。
鷹揚將軍奉天子詔令,靖難勤王,清君之側(cè)。號召天下英雄共同起兵討伐董卓,匡扶社稷。
檄文所到之處,天下云集響應(yīng)。
數(shù)日之內(nèi),太原太守蓋勛、西河太守崔鈞、河內(nèi)太守王匡、雁門太守郭縕、河南尹朱儁、護匈奴中郎將王柔、黑山校尉楊鳳、南匈奴單于欒提於夫羅紛紛布告天下,將響應(yīng)義舉,匯聚盟師。合眾二十萬,陳兵河內(nèi),劍指洛陽。
二十萬大軍,旌旗招展,長矛如林,甲光映日,乃至大河對岸洛陽一日三驚,天下震動。
有此威名在先,十日之后,渤海太守袁紹宣告起兵,冀州牧韓馥隨即響應(yīng),冀州大軍云集匯合,揚旗南下。
次日,兗州刺史劉岱宣告全州,兗州軍兵將合聚義師,奮命西顧。東郡太守橋瑁、濟南相鮑信、山陽太守袁遺、陳留太守張邈宣告響應(yīng)。
同日青州刺史焦和宣告起兵討伐董卓,北海太守孔融親自請文壇泰斗鄭玄為此正名,鄭玄乃定論義師:北起燕趙,東至東海,全境軍民,共討奸臣。
豫州刺史孔伷聯(lián)合陳國相許玚宣告天下,將響應(yīng)皇命,清君之側(cè)。陳王劉寵正式起兵,號召天下宗室勤王討賊。
益州牧劉焉、大司馬劉虞響應(yīng)陳王劉寵號召,宣告起兵,討伐董卓。劉虞麾下幽州全境高舉義旗,哪怕與劉虞不合的奮武將軍公孫瓚亦宣告會盟。這位歷史上不曾討伐董卓的白馬將軍此番也派出了麾下最精銳的白馬騎兵。
跨過司隸,南陽郡后將軍袁術(shù)昭告天下,將興兵討伐董卓,號召袁氏故吏共赴國難。荊州刺史王睿,宣布將匯聚義師,南陽太守張咨、長沙太守孫堅立即響應(yīng)。
直至此刻,除了大司馬劉虞、奮武將軍公孫瓚的加入外,討董聯(lián)軍與歷史上的諸侯并沒有多少差距。這些諸侯全是歷史上曾經(jīng)起兵討伐董卓的英豪,只是有些人并未參與酸棗、河內(nèi)會盟。
但數(shù)日之后,歷史卻進入了一條岔路。徐州刺史陶謙、揚州刺史周干,宣布響應(yīng)鷹揚將軍號召,靖難勤王。徹底將漢室領(lǐng)土全部卷入了此次討董之戰(zhàn)。
因為張瑞的出現(xiàn),導(dǎo)致并州、幽州、徐州、揚州也加入了此次的會盟。與歷史上的部分諸侯討董不同,此次討董真的變成了舉國靖難勤王。
大漢十三州,除了涼州失守、交州偏遠、司隸被董卓把持以外。剩下的并州、幽州、冀州、青州、徐州、兗州、豫州、荊州、揚州、益州全部宣告天下,將會起兵靖難,清君之側(cè),討伐董卓。
意味著董卓將以司隸一州之地而抗衡天下。
但遺憾的是,這一州之地當(dāng)中,絕大部分人也是對董卓怨憤不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璧山县|
会同县|
赤壁市|
广平县|
繁峙县|
荃湾区|
轮台县|
河曲县|
威海市|
长岭县|
绿春县|
高尔夫|
邹城市|
保德县|
会昌县|
安岳县|
穆棱市|
石门县|
丰镇市|
开封市|
天峨县|
富蕴县|
突泉县|
新邵县|
阳新县|
资源县|
图木舒克市|
温州市|
沁阳市|
蚌埠市|
仁寿县|
广丰县|
侯马市|
肥城市|
阿鲁科尔沁旗|
嵊州市|
泾阳县|
桃源县|
高平市|
乌鲁木齐县|
通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