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既然如此。” “我且問你,若是不給這遼東三部賜封異姓王,而是照你所說,改成衛(wèi)所,那該叫什么名字呢?” 朱元璋聞言,不由得問了起來。 話音落地,全場的人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到方世玉臉上了,側(cè)耳傾聽起來。 方世玉自己不知道,但是在場的人都很清楚。 這是陛下為了感謝他,在遼東戰(zhàn)事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這份功勞,倒也配得上陛下的這份恩寵! 只是在場的人,各個都是大佬級別的存在。 國公都有好幾個,丹書鐵券更是幾乎人手一個了。 剩下沒有的,那不是太子就是皇子或者公主之類的。 但此時陛下連這署名權(quán)都交給方世玉了,說不嫉妒,那是自欺欺人。 這可是皇權(quán)的象征啊! 方世玉不知道自然一臉的淡然,沒覺得有什么特殊,但其余人卻依舊很震驚,這個才剛剛十來歲的少年,在陛下心里的份量簡直就是與日俱增! 若是不出意外的話,這個少年的未來,勢必會耀眼至極,甚至超越在場任何一個人,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輔政大臣? 簡直就是太小看了這少年,以他的年紀(jì),就是輔政三朝皇帝,也完全是沒問題的。 何況這少年一手醫(yī)術(shù),那更是神鬼莫測。 這署名權(quán)一旦送給他了,那就是一個青史留名的絕好機會啊! 真說起來,像李善長也罷,徐達也好,哪怕就是劉伯溫,但凡新朝建立,這種級別的大佬,都不會少! 因此也算不上多稀有。 后世史書上,頂多也就是添上一筆,開國功臣罷了。 實在是乏善可陳。 但歷朝歷代,華夏一千多年以來,能以臣子的身份,給一個地區(qū)或者一個族群命名的人,只有一個! 那就是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 翻開這個人的履歷,那人生簡直就跟開了掛似的! 劉秀見了,都要自愧不如! 霍去病十八歲為剽姚校尉,率領(lǐng)八百騎兵深入大漠,兩次功冠全軍,封冠軍侯。 十九歲時升任驃騎將軍,指揮兩次河西之戰(zhàn),殲滅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萬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這是華夏政權(quán)第一次占領(lǐng)河西走廊,從此絲綢之路得以開辟。 元狩四年,霍去病與衛(wèi)青率軍深入漠北,于漠北之戰(zhàn)中消滅匈奴左賢王部主力七萬余人,追擊匈奴軍直至狼居胥山與姑衍山,分祭天地,臨翰海而還。此戰(zhàn)使“匈奴遠(yuǎn)遁,漠南無王庭”。 一戰(zhàn)封神! 戰(zhàn)后加拜大司馬驃騎將軍,與衛(wèi)青同掌軍政。元狩六年,霍去病病逝,年僅二十四歲。武帝賜謚號“景桓”,陪葬茂陵,并仿照祁連山的形狀為其修筑墳?zāi)埂? 在霍去病的率領(lǐng)之下,漢朝鐵騎從居延開始南下,大敗小月氏,再敗匈奴五王,讓匈奴徹底敗退玉門關(guān)外。 漢武大帝大喜之下,賜御酒一壇! 霍去病當(dāng)場把御酒倒進泉水,與眾將領(lǐng)一起痛飲。 以至于漢武帝在對河西四郡命名的時候,直接把這個地方叫做了酒泉,一直延用到了二十一世紀(jì)! 雖然酒泉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霍去病,但實際上取名字的還是漢武帝。 可現(xiàn)在,陛下直接把這個權(quán)力交給了方世玉! 而且不只是一個地方! 是四個! 遼東三部再加上高麗! 縱觀歷史,怕是也要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 不只是老李、老劉、老徐等大臣了,就連朱標(biāo)、朱棣等皇子,那都是一臉的羨慕! 作為燕王,鎮(zhèn)守北平,最大的心愿,也不過是封狼居胥! 取名權(quán)這種事情! 沒想過! 從來都沒想過! 也不敢去想! 但讓所有人都一臉問號的是,方世玉聞言,竟然只是一臉詫異的看著朱元璋! “老祝頭,你這是啥意思啊?” “搞得好像你就是洪武大帝似的!” “這玩意不是皇帝專屬嗎?就是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也沒有這個權(quán)力啊!” “你是嫌自己命長,早點去西天,好讓小祝繼承你的四品官位嗎?” “你看吧,你這說話不過腦子的毛病,他們眼神都不一樣了!” 方世玉指了指其余人,一臉詫異的說到。 其余人哪里知道,這小子以為他們一臉震驚,是因為這個啊! 頓時面面相覷,又不知作何解釋。 唯有李善長,訕訕的笑了笑。 你舉例就舉例,提老夫作甚? 老夫已經(jīng)夠低調(diào)了! 都不敢說話了! 你還要有事沒事懟老夫一下? 還讓不讓人活了? “不至于!不至于!” “都是自家人,沒人會出賣我的。” 朱元璋回頭瞪了一眼這群已經(jīng)失去面部管理的臣子,這才轉(zhuǎn)頭繼續(xù)看著方世玉。 “這不是閑著也是閑著嗎?你小子這烤肉又沒熟,想到哪里聊到哪里唄!” “就是啊!方公子,大家都是自己人,沒人會出賣你的。” “說說而已,有什么打緊,你還不信俺啊!” “方公子,不用這么警惕,大家不會出賣你的。” ...... 朱元璋都率先找臺階下了,他們自然也只能趕緊跟上。 于是,大家紛紛附和朱元璋,讓方世玉就算是猜好了,看朝廷會怎么給這幾個地方取名。 “既然如此,本公子就卻之不恭了。” 方世玉這才放下顧慮,點了點頭。 何況這群人,那跟老祝頭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只要有一個出了事,剩下的也絕對都跑不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