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方公子,何出此言?” 徐達也忍不住問了起來。 “顯而易見,韃子的生活習俗跟咱們漢人大相徑庭!” 方世玉點頭回到。 “這不是廢話嗎?” “誰不知道韃子的生活習俗跟咱們不一樣啊!” “這需要你告訴咱們嗎?” “趕緊的,說重點!” 朱元璋也忍不住白了方世玉一眼,催促起來。 “老祝頭,你著什么急啊?” “你一個小小的四品水師軍官,這么關心國家大事干啥?” “欸欸欸!” “看著點!肉別烤糊了!” 方世玉一邊從接過朱棣、藍玉跟常茂遞過來的串好的肉,一邊撒上調料,隨后交給朱元璋去烤。 “我先問你們一個問題,這遼東三部如今在蒙元的地位,跟其余的部落是一樣的,但咱大明一旦冊封了,那他們的地位跟北元的皇帝也就是他們的大汗就平起平坐了,對嗎?” 朱元璋愣了一下,隨后點了點頭。 “對啊!” 就算是如今的北元韃子可汗歸降咱大明了,朕頂多也就給他個親王的頭銜,讓他有名無實的乖乖當狗。 想讓朕把他供起來? 朕沒砍了他就算不錯了。 “那就對了!” “因為這生活習俗的不同,因此就算要歸降大明,那顧慮也是很多的。” “可這遼東三部一旦被朝廷賜封的話,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只要賜封了遼東三部,他們頂著大明王爺的帽子,歸降他們就等同于歸降咱大明了。” “再加上遼東三部本來就是蒙元部落,跟其他部落的生活習俗幾乎完全一樣,語言一樣,食物一樣,風俗一樣,同根同種,融合起來毫無任何阻力。” “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是蒙元部落的臺吉,那你是選擇歸降大明朝廷,還是歸降大明朝廷賜封的遼東三部呢?” “用腳趾頭也能想到答案吧?” “要不了多久,遼東三部的實力就會越來越強大!” “將來會成長為另外一個北元也尚未可知,雖然本公子也沒法確定,他們實力達到一定地步后會不會造反,但那時候,再想讓他們當一條聽話的狗,想來就沒那么容易了。” “這不是養虎為患,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方世玉一邊撒著調料,一邊說到。 “先生,這還用想?” “狗有不吃屎的,貓有不吃腥的嗎?” “那幫子韃子,一個個的狼心狗肺,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 “這造反肯定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啊!” 還沒等其余人說話,朱棣就率先搶答起來。 這里跟蒙元打過交道的人很多,但朱棣顯然是最多的。 因為朱棣所在的北平,一開門就能看見韃子,每天出門溜達溜達,就能隨時跟韃子互砍起來。 朱棣對韃子,那簡直就是了解的不能再了解了。 再加上漢族是農耕民族,這韃子不是游牧民族就是漁獵民族,他們生在在大自然之中,信奉的就是自然法則,優勝略汰,弱肉強食。 別說對異族了,就是同族之內,那也是常年刀兵相向,拼的你死我活的。 “咱遼東不是還有官兵駐守嗎?” 常茂也忍不住問到。 “有用嗎?” “朝廷一旦賜封,那遼東三部的臺吉,就是大明的王爺!” “遼東的駐守官兵,最大也不過指揮使,頂天也就是正三品!” “見到遼東三部的韃子臺吉,不讓他跪下磕頭就算是高看一面了。” “他們倒是想插手,但是有那個資格嗎?” 方世玉一臉鄙夷的回到。 這洪武大帝朱元璋,簡直就是典型的天蝎座啊! 不僅腹黑,還很偏執! 而且有極為強烈的強迫癥! 事無巨細,都要把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所有人的一言一行,都巴不得照著他規劃好的來執行。 這并非空穴來風,你看看洪武大帝寫的《明大誥》。 里面甚至細節到什么地步呢? 每一個品級的官員,見到不同品級的官員,要怎么行禮,要說什么,都是一清二楚! 你敢不聽? 洪武大帝心情好的話,那就申飭罰俸。 洪武大帝心情不好的話,那就直接流放,還想繼續當官?沒砍了你就算你運氣好了! 如此一來,遼東鎮守的官兵,見到那些大明朝廷親自賜封的王爺,一旦真見了面,你說這該如何是好? “如此看來,這賜封確實不怎么合適啊!” “就是啊!遼東三部別說不如匈奴跟突厥了,就是連鮮卑跟柔然也比不了啊!” “咱大明雖然目前不如大漢和大唐,但比之西晉跟北朝,那卻要強大的多,看來這賜封一事,確實不大可行啊!” ...... 方世玉話音落地,眾人都有一種醍醐灌頂一般的明悟感! 見眾人都在點頭,方世玉這才欣慰的笑了笑。 沒發現,咱還有當老師的天分! 就是咱這個老師,好像沒啥威信! 咱在這講了大半天,口干舌燥的,這群學生,竟然一個有眼力勁的都沒有,茶水呢? 老祝頭他們可是沒少送銀子,是不是該考慮找個秘書了? 來到大明,咱還沒腐敗過呢! 就在方世玉感嘆的時候,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水,已然到了面前。 “方公子,請用茶!” 朱紫怡雙手端著茶杯,一臉笑顏如花的說到。 這一幕一出現,原本正在激烈討論的眾人,瞬間都傻眼了! 尤其是朱標跟朱棣這兩兄弟! 那更是瞪大了眼睛,長大了嘴巴! 朱紫怡可是他們的親妹妹,他們這當哥哥的,都沒享受過這種待遇啊! 方世玉竟然比他們這當親哥哥的還厲害? 啥情況啊? “謝了!” 方世玉接過那杯茶,咕咚咕咚幾口就喝完了。 對朱紫怡,那是越看越順眼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