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一百四十四章朕還沒做好心理準備讓他知道朕乃洪武大帝 朱元璋大敗陳友諒后,小明王韓林兒卻被張士誠扣押,朱元璋再次力排眾議,前往解救韓林兒,但就在這時,陳友諒卻率殘余部隊,全軍出擊,對著朱元璋的大本營金陵,就來了一場說打就打的偷襲! 而此時,若非朱文正僅憑兩萬兵馬,在洪都硬生生拖住了陳友諒的六十萬兵馬,結果還真是,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天下還是不是朱元璋的,都說不準了! 一念及此,幾個老臣,看著暴怒的洪武大帝,十分識趣的選擇了閉嘴! 這些老臣不說話了,太子朱標卻是忍不住再次說了起來! “父皇,兒臣覺得......” “若是父皇堅持己見,天下官員,幸存者將所剩無幾!” “大明沒了官員,天下的州府,誰來管理?” “父皇如此做法,實在太過嚴厲!” “父皇,兒臣時常聽您教誨!” “治大國如烹小鮮!” “因此兒臣覺得,此事還是從長計議的好!” 打天下可以大開殺戒,但治天下卻不能大開殺戒! 朱標覺得老爹打天下的時候可以武斷,因為老爹慧眼如炬! 但這治天下,若是再如此武斷,勢必會出問題! 父皇向來強勢! 只希望這一次父皇能聽自己的勸解一次! “標兒無需多言!” “朕勢必殺盡天下貪官污吏!” “實在無官可用!” “朕就派衛所親自管理地方州府!” “朕就不信,這天下,沒了這些貪官污吏,沒了這些奸佞小人,還會更壞不成?” “這滿朝的文武大臣,難道都是奸佞小人,都是貪官污吏不成?” “若是這天下,沒一個好官!” “那朕就親手掀翻這天下!” “再建他一個嶄新的大明!” 朱元璋依舊固執! 大明是踩著韃子的尸體創建的! 漢人可以踩著韃子的尸體重新建立家園,那漢人就可以踩著貪官污吏、奸佞小人的尸體,再次建立新的家園! 那些貪官污吏,莫非比韃子還厲害不成? 朕就偏偏不信這個邪! 朕的天下,可有四百九十三個衛! 每個衛又有五個千戶所,這前后左右中共計五千六百人! 不僅如此,朕的天下,還有獨立于衛的三百五十九個千戶所! 如今他們都在鎮守一方,屯田群牧,守著戰略重地! 這些朕曾親手設立的衛所,并非只是單純的軍事衛所! 他們也都具備處理政務的能力! 那么多的指揮使以及千戶,不僅要負責練兵,還要負責一方的政務,一手操勞所有的事情! 上到保平安,下到吃穿住行! 朱元璋設置這些衛所的時候,也許早就想到了,日后要靠他們來處理政務! 這些衛所的存在,更像是二十一世紀的戰區建設兵團相結合的存在體! 因此在處理政務上,確實完全可以勝任。 上馬可以率兵打仗,下馬可以治理地方! 洪武大帝,似乎早就考慮到了這一天的到來。 一旦發生了大規模的貪污,那就有一個殺一個,有一萬殺一萬,殺完之后,就近的衛所,就可以直接接管當地的政務! 從此開啟,軍政合一的治理模式! 由此看來,朱元璋算是千古一帝嗎? 不是! 因為史書家把康麻子歸結為千古一帝后,千古一帝這個詞的含金量,瞬間下降,這個詞已經配不上朱元璋了,朱元璋也不再適合用千古一帝來形容了! 洪武大帝朱元璋,應該用千萬古一帝來形容! 嘉靖年間,福建泉州人李贄,泰州學派的代表人物,就用了千萬古一帝來形容朱元璋! 后世那些罵朱元璋的人,說朱元璋殘暴的人,無非是因為朱元璋在對待貪官污吏上,絕不手軟! 說來說去就是撥皮萱草,說來說去就是四大案! 朱元璋殘暴嗎? 他確實殘暴! 但他殘暴的對象是誰? 不是老百姓! 是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員!是那些特權階層! 所以那些特權階層,才會肆意抹黑朱元璋,覺得朱元璋殘暴! 在特權階層看來,我們貪污點銀子怎么了?我們不交稅怎么了?我們欺負老百姓怎么了?你朱元璋憑什么把我們當作泥腿子? 這就是真相! 朱元璋的所有’罪行‘都可以從一本書里找到,這本書就是朱元璋的行為準則,這本書就是《御制大誥》,這本書是所有官員的噩夢! 《御制大誥》第五十九條,關于鄉民除患中規定:許城市鄉村賢良方正,豪杰之士,有能為民除患者,會議城市鄉村,將老奸巨猾及在役之吏,在閑之吏,綁縛赴京,罪除民患,以安良民!敢有邀截阻擋者,梟首,拿赴京時,關津渡口,毋得阻擋。 《御制大誥》第三十四條,民拿害民官吏中規定:允許任何人捉拿擾民官吏,其正官首領官及一切人等,敢有阻擋者,其家族誅! 這種例子數不勝數,比如江蘇常熟有個農民叫陳壽六,帶著自己得弟弟跟外甥沖入縣衙,當場捆綁害民甚重的縣吏顧英,隨后進京告御狀。朱元璋不僅把顧英的腦袋砍了,還十分贊賞陳壽六的所作所為。當即下令,賞賜陳壽六寶鈔二十錠,三人衣服各兩套,并免除陳壽六雜泛差役三年。并將此事告知天下,予以嘉獎! 為了保護陳壽六不被當地官員報復,朱元璋更是在告天下書中,明確規定,各地官府,若有敢無事生非,騷擾陳壽六的殺全家!若有敢捏造罪名,誣陷陳壽六的,同樣殺全家! 若陳壽六日后有任何過失,天下只有朱元璋他本人有權審問。 最后,朱元璋還補充了一句,說陳壽六這個人真了不起! 再比如河北樂(lao)亭縣主薄汪鐸等人設計害民,這位官員腦洞大開,弄出“僉派徭役”花招:縣里干工程,家家要出力,不出勞力就拿錢。 撈了多少錢?每人被刮五匹絹,相當于六石米。對照當時工資:縣令月薪七石米,主薄也就五石。財發的夠大! 錢還沒收完,汪鐸就被憤怒的鄉民趙罕辰等三十四人,五花大綁押去南京告狀。撈錢膽大包天的他,這下卻被嚇傻了。臨近南京的時候死活不肯走,還留下一段振聾發聵的哀求:我十四歲讀書,燈窗之勞至此,你可免我此番,休害我前程。 但事實證明,這位嚇傻的主薄,還是太傻太天真。撞到朱元璋手里,哪里只是害前程?殺!汪鐸等八名官員全數被砍頭,腦袋掛在南京城里示眾好些天。 但比起過往對這類事的憤怒,這次朱元璋很高興,除了嘉獎綁押汪鐸的鄉民,還把汪鐸進南京前的這番哀求,原話登在朝報上,通報給舉國官員學習:做官不能太汪鐸。 朱元璋最出名的,就是對官場作風嚴格。其中最恨的一件事,以他自己話說:所任之人,往往導襲胡元之弊。也就是明朝都建立了,這幫官員還帶著元朝的臭毛病。 戶部主事趙乾就是典型,湖北水災,朱元璋急紅眼,急命他奔災區,十二月出發,一路游山玩水,兩月后才到災區,又磨三個月洋工,五月才開賑。事后盤點損失,災民傷亡觸目驚心。 如此嚴重后果,戶部領導卻還淡定解釋:這是元朝老習氣,趙主事雖說動作慢點,到底活干了,算是業界良心了。朱元璋受不了這“良心”,一怒先把趙乾砍頭,期間說好話的官員,統統拉出去打板子。圣旨更說得咬牙切齒:視民死而不救,罪不勝誅——不管老百姓死活的官,殺了都不解恨。 瀆職官員趙乾,就這樣用生命書寫了歷史記錄:中國古代史上第一位因賑災慢而被砍頭的官員。 洪武十八年,一位縣令通奸,引發一場血腥追捕,情節之跌宕,足以比肩警匪大片:溧陽縣令李皋通奸案。 這位李皋縣令,與溧陽皂隸潘富的小妾勾搭。被潘富捏住把柄,要挾著狼狽為奸。甚至還為幫潘富霸占民產,糾集人馬打進民居強拆。 忍夠了的溧陽百姓,由百姓黃魯帶領下到南京告狀。朱元璋派“專案組”捉拿潘富。誰知到了溧陽撲空:潘富在鄉紳蔣士魯包庇下早已逃走,“專案組”緊緊咬住,不想這地頭蛇經營多年,直到躲進崇德豪紳趙真為他安置的寺廟里,才被“專案組”調大軍圍住。 狗急跳墻的潘富趙真等人,糾集兩百多亡命徒,“專案組”血戰一晝夜,這才攻克寺廟,將這惡人拿下。 如此風波,激起了朱元璋強硬處置:李皋潘富處決,趙真蔣士魯等幫兇們,三百零七戶人家抄家梟首示眾。前后處死一千多人,公認洪武年間,僅次于“四大案”的驚天血案。 李皋通奸案,促成朱元璋出臺中國古代史上獨一無二的反貪法令:只要地方上有吏員害民,老百姓只要頭頂一本《御制大誥》,就可直接把人綁到南京治罪。 這種事情在朱元璋治下,簡直是不勝枚舉,實在是太‘殘暴’了! 朱元璋簡直就是‘暴君’,太欺負人了! 因此特權階層在朱元璋駕崩之后,第一時間就把《御制大誥》給藏了起來! 并且難得的站在了統一戰線,開始不遺余力的朝著朱元璋潑臟水肆意抹黑洪武大帝! 放在封建社會,這確實很正常,筆在他們手里,老百姓又不會寫字! 即便老百姓人人都念洪武大帝好,但也不知道跟誰說,怎么說! 形成文字記載下來流傳下來,對老百姓來說更是毫無機會。 但洪武大帝駕崩之后,舉國百姓,人人戴孝痛哭,這些老百姓都是傻子嗎?他們不知道洪武大帝對他們好嗎? 老百姓才是最清楚的那一群人! 他們是最實在的! 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表達了對洪武大帝的敬愛,他們可能搞不清楚,官員口中的殘暴到底是什么意思,但他們很清楚,誰才是對他們最好的人! 作為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江山的洪武大帝,經歷過元末的黑暗,經歷過家人被活活餓死! 他太明白老百姓的苦楚了,也太明白沒人給老百姓做主的時候,老百姓的絕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