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曹操對劉封耿耿于懷,但卻一時奈何不得。 東三郡與關中之間,主要靠武關道溝通南北,曹軍要是敢孤軍深入,以劉封的謀算,是不介意吃掉一部。 無奈之下,曹軍諸將只能把氣撒在韓、馬關中聯軍殘部身上。 十一月,敗退到馮翊一帶的梁興因洗掠百姓過甚,遭到馮翊令鄭渾等官員的誘殺。 夏侯淵出動二千飛軍將梁興包圍于藍田一帶,梁興苦戰突圍無望,被俘后被削首,梁興之死,也標志了關中十部最后的抵抗終結。 在雙方戰事期間,關中百姓苦于戰亂頻頻,朝不保夕,紛紛向南逃入秦嶺,有余力的則沿著武關、子午、儻駱、褒斜道向荊州、漢中遷移。 劉封所在的東三郡緊鄰武關道,北端即是長安不遠的藍田方向,逃往這一路的京兆民眾連日來絡繹不絕。 逃民的急速增加,讓東三郡本就緊張的糧秣供應更加支撐不住,糜芳雖然有經商、統籌之才,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算他急得嘴上起泡,也無法提供出三萬余流民的吃食來。 劉封前一陣子,光想著到關中占便宜了,沒成想還會有流民問題出現,從歷史記載來看,關中這次大劫也沒有多少人逃到東三郡來。 等到詢問過一批批的關中逃亡百姓之后,劉封才始知曉,變化的發生只怪他在關中闖出的名聲太大。 特別是不斷的吸納李堪、馬玩、成宜等部流民隊伍,這使得關中百姓口口相傳,小劉將軍繼劉皇叔之志,有仁慈愛民之心,投奔他那里能夠活命。 “小將軍,解鈴還需系鈴人,這事還得你出面,將東三郡的實情告知諸葛軍師,再拿出一個解決辦法來?”徐庶一攤手,表示自己想不出好的主意了。 東三郡地少糧秣產量低,本來就要靠荊州、漢中兩個方向輸送米糧才能維持,現在人丁一下暴漲,要是不及時解決,發生流民暴亂的概率大增。 苦思無計,劉封只能親自跑一趟荊州,向老師諸葛亮求援。 老爹劉備已經應劉璋之邀入蜀討伐張魯,并不在荊州,諸葛亮留守統籌荊州事務,劉封也不覺得丟面子,弟子有難,向老師求救,也是理所當然。 劉封這一次到荊州的路線,走了一條新路,即從房陵向東,走沮水上游至當陽,然后再從當陽到達江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