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宗旨是通過削減關稅和其它貿易壁壘,消除國際貿易中的差別待遇,促進國際貿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資源,擴大商品的生產與流通。 而對于華夏來說,加入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之后,有利于華夏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國際分工,促進經濟發展,擴大出口和利用外資,并在平等條件下參與國際競爭。 更使得華夏可以直接參與國際貿易規則的決策過程,擺脫別人制定規則而華夏被動接受的不利狀況,從而維護合法權益。 華夏本來就是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二十三個創始締約國之一,但因為禿子任性,在1950年主動退出了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所以華夏需要重新加入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并稱之為復關。 華夏的復關之路何其艱難,從1986年正式提出復關申請,直到1994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消失,世貿組織將其取而代之,都沒有成功,如果算到2001年十二月份正式加入到世貿組織,前后歷經十五年,無數人為之付出了不盡的心血和努力。 但不得不說,正是因為加入世貿組織之后,華夏經濟發展才真正走了快車道,并且將原本是發達國家剝削發展中國家的世貿規則,玩的溜溜轉,成為真正的大贏家,成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第二服務貿易大國。 就以華夏企業來說,加入wto以后,華夏依靠發展加工貿易成為“世界工廠”,華夏產品開始逐步走遍全球。 華夏企業從簡單的來料加工慢慢做起,逐步學習外國企業的先進技術、管理模式、人才制度……漸漸建立、完善了自己的工業體系,華夏企業開始在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上努力攀升。 氣的美國一度想要甩開華夏,重新再建一個世貿組織。 “復關啊,不好做啊,美國和歐洲不給面子,國內反對的聲量也比較大。”朱院長有些無奈的說道。 他自然知道復關對于華夏有多么重要,甚至把復關形容為華夏經濟通往世界的一扇大門都不過分,是促進華夏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是華夏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階段的重要標志。 但說實話,對于復關他是迷茫的,復關就如同籠罩在他面前的一層濃霧,看不到任何的前路未來。 因為體制和立場的原因,美國和歐洲一直認為華夏不配加入,關貿總協定這種象征著自由貿易,全球化,多邊化的機構。 而國內方面,有很多人擔憂,如果國外企業進入華夏的話,會不會對華夏孱弱不堪的企業形成巨大的沖擊。 畢竟開放都是相對的,其他國家向華夏開放市場,減少關稅,那華夏自然也要向其他國家開放市場,減少關稅。 此時,如果說那些國外企業是擁有尖牙利爪的老虎,那華夏的企業就是一只剛剛誕生,未經風雨,瘦小無助的小羔羊,任誰都覺得一旦放開老虎的柵欄,老虎就會瞬間沖進來,將小羔羊撕的粉碎。 在這種內外交困之下,連他都不知道華夏的復關之路在何方。 但下一瞬,朱院長突然面色一怔,神情有些呆滯的看著方辰。 過了數息,他不敢相信的說道:“你就這么看好克林頓嗎?” 方辰肯定的點了點頭。 雖然這樣的答案已經在預料之中,朱院長還是不由長吁一口氣,面色凝重。 其實之前方辰說什么,用私人關系推動復關,他并沒有在意,以為就是,方辰在美國企業界認識的一些朋友而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