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要是在這個地球生活過的國家,就沒有說不抄襲,尤其是作為后發國家,如果不抄襲,根本就沒有出頭的可能。 “東倭自己本身就不干凈,憑什么來指責方總你!”郭孔城搖了搖頭,皮笑肉不笑的說道。 東倭不二家的形象標志peko醬,神似美國birds eye的merry小朋友。 m&m's巧克力豆也被東倭明治公司模仿。 水木茂筆下的“超人”就更不用說了,跟美國超人一模一樣。 凱蒂貓hellokitty則是抄襲比利時雷·古森的《小貓米思蒂》。 《猴子軍團》抄襲《人猿星球》。 東芝生產的電吸塵器、冰箱跟原版一模一樣。 豐田就是模仿德國大眾的甲殼蟲汽車,打造的豐田sa汽車。 豐田bj,三菱jeep,日產patrol則是模仿的美國jeep越野車。 二戰結束后,由于戰敗,東倭的戰爭經濟破產,大量的工廠在空襲中被毀,東倭工業萎縮,經濟蕭條,舉步維艱,絕望的情緒到處蔓延。 那時東倭太上皇,麥克阿瑟曾斷言,東倭已經是個四流國家了,它再也不可能成為世界強國。 要如何在貧瘠的環境中生存下去? 這成了東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 那么就從模仿開始,這是東倭人給自己開的濟世良方,也是東倭重新走向富強的唯一道路。 “巧妙吸收美國產生的創意,在此基礎上大量生產高質產品,這是支撐東倭經濟增長的原動力之一。”有一東倭學者這么概括。 50年代,東倭跟隨在美國后面,對電腦、消費品、通訊產品都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東倭技術人員除了書面學習以外,還從美國購入實物產品,進行拆解,徹底研究每個部件。他們起了一個很有科學性的名詞:“逆向工程”。 而美國的起家,也是從模仿歐洲開始的。 他記得,他二哥跟他說個一句話,有很多專利,只能說是發達國家對不發達國家的科技掠奪以及科技進步的阻礙。 方辰輕笑了一聲,然后看向天空,幽幽的說道:“沒辦法,模仿是一個后來者的必經之路,或者說抄襲無處不在才對。” 現代歷史上,英法德等歐洲大陸國家則是相互抄襲,而美國作為后來者,則也曾抄襲了幾十年歐洲大陸。 甚至可以說美國現在科技的成果,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當初對英國和法國科學家的吸收。 當時英國在戰爭中,處在隨時亡國的邊緣,自然有大量的科學家投靠到同宗同祖的美國。 至于說法國科學家,則是因為戴高樂法國流亡政府在美國。 而猶太科學家和德國戰敗后,美國掠奪走的德國科學家和科技,就更不用說了。 可以說德國的科學界幾乎都讓美國和蘇維埃給瓜分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