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陰山敕勒川,對王堅、張玨而言,卻是太遙遠的地方。 他們感受到了,李瑕之志向遠比他們更遠大。 兩人對視一眼,思忖了許久。 他們不是在為自己害怕,而是不愿輕易答應卻做不到,害了李瑕與將士性命。 無令調軍,不是輕易之事。 李瑕笑了笑,道:“我真是奉蒲帥之命收復漢中。” 這不是玩笑,這是他不受阻撓的決心。 王堅、張玨終于是點了點頭。 “好!” ~~ 說來,李瑕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權知筠連州”,但他要統率川蜀上萬兵力卻是顯得理所當然。 仿佛這些將士就該聽他號令一般。 其實以他近年來的功勞,再加上有大靠山,必然會升遷。 只是臨安太遠,消息傳遞的速度趕不上他立功的速度。 士卒們也不傻,最是能直觀地感受到跟著誰打仗有前程。 比如釣魚城將士就發現,大勝之后,李瑕從未談過一句關于他自己的論功行賞,對此毫無期待。 李瑕更在意的是如何犒賞士卒,承諾拿下利州之后,以利州之糧草犒勞。 對上,他不求官、不謀爵;御下,他只問能為將士們做什么,從不驅使士卒為他謀一己之私。 一個極富個人魅力,帶著蜀人保衛家園,且一戰大破十余萬蒙軍、斬殺蒙古大汗之人……官職高低,對他而言似乎已不太重要了。 至少,阿吉聽完這場軍議,已決定到時不論王堅、張玨是否北上,她必領馬軍寨支援。 ~~ 當日,王益心便乘舟而下,往重慶,請蒲澤之發兵。 李瑕則牽馬離開了釣魚城。 他來時,領了一千余人,傷兵暫留釣魚城中,能隨他往成都的已僅有七百人。 …… “諸將士不必再送,相信很快便能再會。” 夕陽下,王堅抬起傷臂,抱拳。 “待到漢中重聚,與非瑜痛飲。” 李瑕雖不愛喝酒,但還是笑應道:“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 七百騎向西襲卷而去。 王堅等人卻許久還駐立在山坡上。 “少年壯志,讓我自覺年輕了許多。” “將軍本就未老。我等在這小小山城消磨了太久,也該有新的志向了。” “漢中?”王堅喃喃著,眼中漸有期翼。 “不止。” 張玨沒忘記李瑕那些話,目光已向北望去。 “陰山敕勒川。” ~~ 與此同時,保州。 “慷慨歌謠絕不傳,穹廬一曲本天然。中州萬古英雄氣,也到陰山敕勒川。” 郝經吟到這里,感慨道:“遺山這詩好啊,若說這中州萬古英雄氣,大帥認為當今天下誰有?” 張柔已然會意。 他湊近了些,悄聲問道:“漢制?” “漢制。”郝經抬手指了指天,低聲道:“答應了。” “不僅如此。”他眼睛還亮了亮,又道:“仲謙請求漠南王,此番攻宋,以罰罪、救民、不嗜殺為旨。大帥可知漠南王如何應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