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沱江-《終宋》
第(1/3)頁
巴山蜀水這片土地上有句話叫“治蜀先治水,水興方得城安”。
從李冰筑都江堰以來,蜀人便重水利,筑堤防洪、挖渠灌田,遂有天府之國之稱。
沱江亦是如此。
它不同于岷江的涇渭分明,它的水網錯綜復雜,甚至還有岷江水流淌其中。
沱江也有三峽,分別是金堂峽、月亮峽、石灰峽,江上灘多水急,飛流濺沫,滔聲震耳。
大宋承平時,有詩云“五月江流萬里灘,迅如飛電劈群山,荊云峽雨須更過,白帝江陵朝暮間”,說從月亮峽到長江,再到江陵,一日便可到……當然,是夸張的手法。
出了這沱江三峽,水道就一波三折。。
水勢百折,減緩了流速,河槽得以蓄水,減少了洪水泛濫。
也向東南改道,形成了瀘川這個三角洲。
在匯入長江的河口,沱江江面極為寬闊,“兩江環合,彌漫浩渺”,如同大海,瀘川人將此稱為“海觀”。
瀘州縣城里便有一座“海觀樓”,在前些年的戰亂里被焚毀了。
總之,李瑕與孔仙分析過,認為沱江的水勢是足夠大的,足以水淹蒙軍。
但因水勢太大,不好在短時間內放水。
于是他們選擇了兩個地點,一是在資州治下的內江縣,便是李白詩里“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的地方。
云頂城守軍等蒙軍放棄了沱江的守衛后,利用渠道,將釜溪河改了道、筑好堤,引江水至釜溪河。
第二地點在富順臨下游,石灰峽下方,云頂守軍趁江水減小之后, 以炸藥炸開山石, 堵住了沱江至此拐向東面的河道。
這里, 還有一條小溪匯入沱江,名為“安溪”。
當上游的釜溪河承載不住水勢,江水重新奔過石灰峽, 被逼得沖破了小小的安溪河道,溪水倒灌, 迅速便向正南方向奔去。
這一片地勢低洼, 乃是南溪縣所在。
之所以有縣城, 自是因可作長江碼頭。
李瑕為何守在老君山?為何遷移百姓?
為的,便是等江水襲來。
……
哀嚎聲中, 一部分蒙軍還未反應過來,已被江水襲卷著,迅速向長江流去。
“轟!”
又是一聲巨響, 滾滾長江之水奔來, 與沱江水匯在一處。
巨浪將洪峰上的蒙卒與馬匹狠狠拍打下去, 隨著浪濤向東, 再向東。
這是長江。
“千里江陵一日還”的長江。
~~
易士英老眼凝望著山下的洪水,深吸了一口氣。
落在他眼里的那些蒙軍, 不久前還不可一世的蒙軍,此時正漂浮于江水之上,如同一只只螻蟻。
他很清楚, 這場洪水不會太久。借的是釜溪河道里蓄積的水勢,一條黃龍襲卷過后, 沱江水很難再繼續倒灌進安溪。
要殲滅蒙軍,只有這一日的工夫。
他鄭重下令道:“所有人, 殺敵,將蒙韃殺下山。”
戰鼓聲愈響。
洪水的咆哮聲漸低, 宋軍的殺喊聲卻良久不絕。
“殺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北县|
金山区|
喜德县|
清流县|
玉树县|
中方县|
银川市|
凤城市|
安多县|
南和县|
扬州市|
仁寿县|
大兴区|
余江县|
平乐县|
昭觉县|
乐亭县|
乐安县|
广州市|
漯河市|
昭通市|
沙湾县|
桃园县|
青龙|
隆昌县|
灵台县|
新营市|
丰镇市|
门头沟区|
类乌齐县|
眉山市|
九江县|
太原市|
改则县|
安丘市|
邢台市|
临洮县|
光泽县|
澜沧|
封丘县|
玛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