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93章 貴勢之家-《終宋》


    第(2/3)頁

    廖瑩中嘆道:“非瑜也看到了,    這些忠義社的少年多是家境殷實。窮苦家的孩子,家活都顧不過來,豈能將力氣閑廢在這些事上。今日少年熱氣,    嚷著要收復河山。明日朝廷真要北伐,    錢糧何從支取?要的是這些殷實之家的賦稅,    到時最先反對北伐者,    便是這些少年之父母。”

    “個個嘴上感的正義凜然,真到了要交錢出力之時,    且看吧……”賈似道笑了笑。

    李瑕顯然未被說服,搖了搖頭。

    他身后侍女正捧著他的頭發(fā),不由也低頭笑了笑

    廖瑩中道:“非瑜去過北地,    覺得北地如何?可富庶?”

    “北地僅有殘破、衰敗,遠談不上富庶。”李瑕想到北方那凋殘的樣子,    也不知從何說起。

    “非瑜試想,你若是江南百姓,    偶爾遙想收復中原,固然心覺壯哉,    可次日醒來,朝廷須征稅征兵,征民夫役力,須你背井離鄉(xiāng),拋妻棄子,你可愿意?

    打下了殘破的北方,朝廷須遷都,    廟宇宮殿急待重建,你往后數(shù)十年皆須供應這筆賦稅,你可愿意?

    南富北窮,收復中原之后,    朝廷必要‘損有余而補不足’,再從富裕的南方征收重稅,以賑濟遭受飽兵災之北地,你可愿意?

    民間‘收復山河’之呼聲不絕,官家、朝堂百官真不愿功成、受千古稱頌?端平年前,官家力排眾議出兵河洛,結(jié)果呢?滿國上下喊得熱鬧,真到出兵之際,幾人站出來?到如今,南人不愿北復,北人反愿意打來。”

    廖瑩中話到此處,長嘆道:“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猶厭言兵吶。”

    李瑕聽著這些,愈覺這宋朝已完全是個爛攤子。

    偏安一隅顯然是偏安不了的,滿朝官卿指著百姓稱他們不愿北伐,百姓也指責著朝廷無力收復河山,總之是吵吵嚷嚷,最后不了了之。

    “可若不能北復,蒙古驅(qū)北地漢人反復來犯,僅是守,又能守多久?萬一天下覆亡,所有人可就愿意?”

    “不愿又如何?”廖瑩中嘆道:“這道理,幾人看得明白?”

    “看不明白,可與他們說。”李瑕道:“川人皆明白若漢中不復,則川蜀危亡。莫非僅隔一條大江,江南人便不明白……”

    “正是因隔了一條大江,江南人便不明白。”賈似道忽然開口道,“世人皆短視,以為長江天險阻隔,蒙人便不能南下。你待如何?”

    他轉(zhuǎn)頭瞥了一眼李瑕,神色間似乎嚴厲了許多。

    “且先不談北伐與否,僅如今抗蒙之軍需,朝廷已是不足。每每加派,卻僅加于貧困之民。農(nóng)夫田土日少而差役日重,膏腴土地集于貴勢之家,滿朝官吏士紳坑壑一氣,權(quán)勢日盛,兼并日滋,且只求偏安一隅,安穩(wěn)渡日,誰能愿拿錢糧動兵?與其說‘廢池喬木猶厭言兵’,不如說是‘錦衣玉食猶厭言兵’。”

    李瑕透過浴池上騰起的熱氣看向賈似道,一時只覺這個人極為矛盾。

    “賈相公何意?”

    “論兵先論財賦,論財賦,先論遏富濟貧。不抑兼并、不廢和糴,何談財賦?何談動兵?何談北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