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清晨,南京城正陽門。 正陽門,洪武初年所建,取名正陽,因大明屬火德,主南方。 孝陵大祀牲牢,國學二丁祭品,戶部糧長勘合,外臣覲見,皇帝大典。 都是有正陽門出入。 平時這里城門緊閉,人煙稀少。 今日卻是有些沸騰,不少百姓都過來圍觀,看熱鬧,不管是哪個朝代,一直都是我國國人的特性。 朝貢對于大明來說的意義尤為重要,在娛樂活動甚少的大明,這等事情,自然是不容錯過。 這次前來朝貢的便是安南,中山、山南,山北,高麗,哈梅里。 聽上去好像來了好幾個,其實就四個地方。 其中安南便是后世的越南。 中山,山南,山北,便是后世的日本沖繩群島。 高麗現在還沒改名,這次派使者過來,就是李成桂贏了,想請大明大皇帝朱元璋賜名。 哈梅里,就是后世的新疆哈密所在,現在還不在大明的版圖之內。 其實除了哈梅里的人,看上去有些異域風情外。 其他小國的使臣,看上去和大明國人幾乎是沒有多大差別的。 唯一的區分只是在服飾上面。 向大明朝貢的小國,自然不只有這些,目前大明洪武年間,朝貢的諸多小國共有六十五個之多。 一直到后期才逐漸增多達到一百四十八個。 當然,這些小國地處偏遠,不可能每年都是幾十個小國來朝貢。 朝貢一次對于小國來說,哪怕有大明的接濟,也是一次很費力的時期。 比如中山、山南和山北三小國,被統稱為大小琉球國。 目前的琉球三小國,資源匱乏、極度貧窮,落后的生產力制約了琉球的發展。 在進行朝貢貿易的時候,琉球甚至不能自己制造海船,需要明朝的的幫助才能夠完成進貢。 為了維持朝貢貿易,大明甚至特意贈送海船于琉球三小國。 海船是會損壞的,而琉球沒有自己造船的能力,所以一旦船只損壞就會影響琉球的朝貢,而在這種情況下明朝政府通常會再次賜予船只。 甚至有時候,琉球的使臣過來了,結果海船出了問題,回不去了。 這個時候,琉球三國的使臣們,只能再次像大明請求幫助。 感受到大明的好,琉球三國便直接成為了大明的鐵桿小弟,幾乎完全依賴于大明。 對比倭國,琉球三國讓朱元璋感受到舒心,大筆一揮,不僅援助海航人員,而且貿易上還給與優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