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最近兩年算是藍玉最為高光的時候了。 捕魚兒海戰役,藍玉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帶領十余萬大軍深入不毛之地,奮勇作戰,徹底擊潰了北元。 完成了他的先輩沒有完成的偉大功業,北元殘余勢力覆滅。 自此,藍玉名聲大噪,這一戰使他的名望達到了頂峰,從此他不會再被人說成徐達第二或者常遇春第二,他的名字將和這些名將一起為人們所傳頌。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長以胡惟庸黨追問被殺,現在的藍玉,在淮西勛貴集團中,目前算得上領頭羊的人物。 隨著李善長的被殺,藍玉相當來說,也稍微收斂了一點,化成街溜子,沒事在南京城瞎轉悠。 遇到這等熱鬧事,肯定要參與一波。 應天府巡檢司中,有部分是曾經跟隨藍玉作戰過的老兵,且應天府衙的縣尊,也屬于淮西勛貴集團的一員。 “好大的膽子,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打傷巡捕。” 藍玉剛到,就看到眾多巡捕手持腰刀,正在圍殺朱安,地面上正躺著數個哀嚎的巡捕,顯然就是被其打傷。 藍玉的眼中閃過一絲詫異,這年輕男子顯然武功不俗,赤手空拳瞬間打翻四個巡捕,放在軍中也算是一把好手了。 眼看巡捕們就要圍殺上來,朱安不慌不忙的從懷中掏出一本書。 為首的捕頭見到,頓時沉默了下來。 那書正是《大誥》。 看到《大誥》此書,眾多巡捕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下子不知如何應對了。 《大誥》在大明,是比《大明律》更加重要的書。 尤其對于罪犯而言,更是相當的重要。 所謂《大誥》是朱元璋采集一萬多個罪犯的案例,將其犯罪過程、處罰方式編寫成冊,廣泛散發。 明初的普法教育,由于文盲太多,顯然得不到太好的效果,而朱元璋則想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辦法,那就是《大誥》。 他的辦法具體操作如下:比如張三犯了罪,應該處以刑罰,縣官已經定罪,下一步本來應該是該坐牢的去坐牢,該流放的流放。 但差役卻不忙,他們還要辦一件事,那就是把張三押到他自己的家中,去找一樣東西,找什么呢? 就是這本《大誥》,如果找到了,那就恭喜張三了,如果本來判的流放,就不用去了,回牢房坐牢,如果是殺頭的罪,那就能撿一條命。 反之,家里沒有這本書,那就完蛋了,如果張三被判為流放罪,差役就會先恭喜他省了一筆交通費,然后拉出去咔嚓掉他的腦袋。 很簡單的說,沒有《大誥》這本書,犯罪你就罪加一等,反之,則要降一等。 如此算來,朱安出手打了巡捕,也算不得太大的事情。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朱安把這本書帶在了身上,并且拿了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