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自從武曌大力推行科舉制開始,基本上宰相由科舉出身的人擔任,是這時候的一種現象,而科舉各科中則又以進士科為貴。不復以往太宗朝、高宗朝時武將也能出將入相的常態。 這種都是潛規則,沒明面上規定。 但群相大抵都是如此。 而他資歷和功勞上,已經足夠,綽綽有余。 唯一擔心的事情……,就是軍功太大,到了令人忌憚的程度。但要是沒有軍功,想要攀到今日這個位置,或者宰輔的位置,他至少要到四五十歲才可能,得熬資歷! 故此,選擇此途,有壞有弊。 “縣公若欲為宰輔,訥……定會竭力相助。” 薛訥深深嘆了一口氣,然后拱了拱手,說道。 白貴對他恩重,不僅有開元二年的上奏求情,在這幾年,亦是在論功封賞之時,作為主帥多對他褒贊。 如果他今日不答應,不僅自己良心難安,也會被天下人所鄙視。 ”大義滅親“不是那么好滅的! 更何況,白貴雖意欲為宰輔,但又無反叛之心,只能算是貪戀權位,他答應相幫,也不算是有悖了忠義。 ”有薛將軍此話……” “本公就放心多了。” 白貴緊繃的臉色露出笑容,說道。 此次戰役,除了他,功勞最大的就是薛訥。薛訥支持他,相當于兩路唐軍都支持他,如果朝廷不肯讓他為宰輔,就相當于絕了武將入相的這一途徑。 李靖相忍為國,他可不會,一般將領亦沒有這么深明大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