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他在腦海里觀察分析這些人,外面的人們也紛紛看向他。 不過多數人很快收回目光。 他身穿灰色僧袍,而大雷音寺弟子是杏黃僧袍。 他不是大雷音寺弟子,人們便失去了興趣。 只有那英俊青年仍好奇的看他。 “公子。”一個魁梧如熊的青年錦衣護衛壓低聲音提醒。 英俊青年收回目光,露出笑容:“有意思。” 如熊的青年錦衣護衛輕聲道:“他只是人元境。” “卻是氣度不俗。” “是。” 如熊的青年護衛應道,心下卻不以為然。 沒有武功,氣度再好也是弱雞,輕輕一掌便成肉泥,不堪一擊。 英俊青年瞥一眼他,眼神透出一幅朽木不可雕的無奈,搖搖頭。 所謂養頤氣,氣度不俗說明其心境也不俗,止生定,定生靜,由靜生慧。 如此沉靜自如的氣度,那表明他的心很寧靜,智慧也當不俗。 他喜歡跟聰明人說話,可獲得啟迪與收獲,而不是這些只知道殺殺殺的武夫。 他也知道自己這看法有失偏頗。 因為自己資質太差,不能像大哥二哥那般練武,所以才會對武功如此反感,對武者也親近不起來。 “當……” “當……” “當……” 晨鐘悠悠傳蕩在天空,緩緩擴散開去,凝而不散,傳遍群山與樹林及山谷。 “吱——!” 寺門緩緩打開,四個青年和尚跨出寺門,分別站在臺階兩側,合什行禮,迎接香客。 法空這才知道,大雷音寺竟然還接納香客的。 金剛寺可是閉寺的,不開門迎香客,沒有信眾。 而雷音峰如此之高,法空推測,應該類似于前世的喜馬拉雅山之巔了。 來這樣的地方拜香禮佛,是極為虔誠了。 眾香客依次而進。 法空來得最晚,排在最末。 他還沒進寺,便發現那幾個粗衣短打的已經拜完佛祖,出來寺門,挑起放在角落里的柴禾,沿著紅墻往后門輕盈走去。 幾群香客,多數都是與大雷音寺有瓜葛在,不是打柴的就是送野菜的,或者做別的。 唯有那英俊青年一群六人,卻是真正的禮佛。 法空來到大雄寶殿,來到佛祖像前,六人還跪在蒲團上一動不動,神情莊嚴。 法空雙掌合十,仔細端量一眼佛像。 藏經閣眾僧所結手印,便是眼前這大日如來佛像所結手印。 佛像顯然是高人所制,慈悲而不動之意隱隱流轉。 袈裟的條紋清晰可見,通過袈裟的這些條紋,感覺得到清風吹拂。 雙掌掌紋清晰可見,每一根手指的紋理清晰可見,甚至皮膚下的微微起筋都清晰可見。 當然手印也清晰可見。 拜佛的香客們恐怕不會在意這手印,畢竟每一尊佛像都有手印,只以為是擺一個姿勢而已。 卻不知眼前這尊佛像的手印卻是真傳。 大雷音寺果然不愧是大雷音寺,太過闊氣,大宗的氣派! 他感慨著閉上眼睛,試著結印,甚至不用進入般若時輪塔內,便通過細微的感應而調整到最佳狀態。 手印一結,頓時心定神凝。 它有清心咒第一層的效果,可排除雜念,保持專注。 不說別的,持此印讀書,效率當然大增,而且記憶也更深更難忘。 如果在前世,這個手印足以讓一個學生成為學霸,獲得一個光明的未來,從而晉入社會的中上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