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幾乎所有和俄國有著領土交界的國家都開始大量的涌入沙俄的特權階層,工黨要革他們的命,這已經不是利益的爭斗,而是生存權的生死之戰。 哪怕是華夏、芬蘭都有著大量的沙俄特權階層和中產階層涌入。 對于這些人,華夏的態度是允許他們暫時避難,但時間不得超過半年。 同時為了展現華夏對階級立場的支持,華夏還允許他們在部分地區訓練軍隊,還將出售軍備物資給他們。 等到了十一月十號左右,大量逃亡成功的特權階層聽到俄國傳來的各種消息后,一封封電報將他們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利益從來是最好的合作的粘合劑,這讓一個松散的同盟就此成立。 遷延日久的戰爭和華夏數場大戰給沙俄帶來的不僅是民生疲敝,還有眾多戰爭經驗豐富的將領和士兵。 其中士兵階層普遍支持的是工黨俄羅斯,因為他們大都是來自于城市的普通市民和鄉村青壯,工黨的體制下他們是受益者。 而將領、軍官則大都是沙皇時代的受益者,也是這次被侵害利益的階層。 不到二十天時間,工黨俄羅斯就將兵力擴充到了三百萬,如果不是沙俄時代大量從華夏購買槍支彈藥,工黨不可能組織那么多的軍隊的。 在燕京的韋珣也很快知道了工黨如此激進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工黨沒有錢了,僅靠著收繳富裕階層和特權階層的資產以及國有的企業、工廠、銀行,這些錢再多也會有花完的時候。 只有徹底的摧毀舊有的少數人的利益集團,如此才能像華夏建國初期那樣獲得大量的資金建設國家發展工業,才能讓多數人為主的受壓迫者成為國家的主人。 在這幾天的槍支彈藥售賣過程中,工黨和華夏的交易多為彈藥、工業設備,槍支和火炮只是少數,甚至有些根本沒有,反而大量進口了華夏的硝石。 不用想都知道掌控大部分國家的工黨開始有計劃的組建工業,想要實現自給自足。 因為在工黨殺戮了沙俄皇室所有成員之后,兩大陣營和中立國家都宣布不向工黨出售任何物資。 面對這樣的局勢,華夏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繼續和工黨做生意,只能暗示工黨加大數額和數量多做幾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