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驕傲如他,自然不希望自己會因為學識和經驗的原因招致失敗,將自己的英雄形象破壞了。 不論是在火車座位上還是前往餐廳用餐,甚至睡覺之前,他都在學習各種知識,希望能在華夏皇帝面前充分展現德意志軍官的風采和才華。 對于他來說,華夏皇帝宛如一個傳奇人物,又是地位尊貴的帝國皇帝,還是目前軍事實力僅次于英國、德國的世界強國。 在華夏皇帝的領導下,僅僅是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就從區區一島之地取得了國家的全部核心領土,之后又將擴張了兩倍,同時堅定不移的進行肅清政策讓國家邊境處于和平。 如此人物說要見自己一面,讓他感覺到這是個機會,一個自己再進一步的絕佳機會。 哪怕只是華夏皇帝夸贊自己幾句,歸國之后他也將會被重用。 和華夏軍官進行交流的都是德意志的精銳軍官,不論是軍事素養還是個人的才華都是不會太差的,基本上所有到華夏進行交流的軍官歸國之后都會被重用。 “莫德爾,華夏的政策和我們曾經討論的民族純粹不謀而合,并且他們的手段太激進,決心也極為徹底。” 小胡子疲憊的放下書籍,對同樣在補充知識的莫德爾說道。 “阿道夫,華夏在西北和舊俄領土執行的政策并不激進。那些地方都是地廣人稀,執行的難度并不大。” “反而是在中南亞、南洋執行的政策,面對數量眾多的土著人口,華夏敢于下定決心進行驅逐和流放,讓其喪失曾經生活的土地,進而移民過去鞏固統治。” “我們對于波蘭(德屬波蘭)還是過于仁慈,甚至那些猶太人,更是帝國軀干上的蛀蟲!” 沃爾特·莫德爾分析著華夏的兩個新得領土執行政策之后,又說道:“華夏對待朝鮮半島的政策和對待高原、外蒙地區的政策也同樣值得我們學習。” “華夏的高原、外蒙地區受到過多的蒙蔽,缺乏知識的愚民總是眼光短淺,所以華夏選擇了一邊是死亡一邊是安樂生活的政策,逼迫他們順從自己。” “對于朝鮮半島主動向華夏靠攏兩千余萬人,華夏反而采取溫和的分化政策,或是移民,或是鼓勵生產和提供工作崗位,短短數年時間他們就建立了穩固的統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