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北齊鄉政府在北齊村村北。 占地面積大概有2000來平米。 大院兒里的建筑也都很有年代感。 大多還都是幾十年前鄉政府成立的時候蓋的瓦房。 新十年,舊十年,修修補補又十年。 這么多年了,也沒錢翻蓋。 萬山是石市出了名的貧困縣。 而北齊鄉是萬山縣出了名的貧困鄉。 鄉里沒有什么特色產業,全是種地的苦哈哈。 自然而然的,鄉政府也就沒有什么額外的收入,全靠上級財政撥款維持各部門有序運轉。 之前的黑龍山景區可以說是北齊鄉的龍頭企業了。 當之無愧的納稅第一的大戶! 就連鄉長這會兒出入開的老捷達都是羅老爺子捐給鄉里的。 可惜,好好的景區,突然就不行了。 同行競爭,你的景區不如人家,就算是鄉長也沒辦法出面去干涉什么。 再者說,白云山景區的背景大的沒邊兒。 白云鎮政府,縣政府,萬隆集團,萬山縣首富,一個比一個名頭大。 一個小小的北齊鄉鄉長,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去人家的地盤兒上指手畫腳。 除非你這個鄉長干膩了,不想干了。 “黑龍山景區要修一條從景區到066縣道的雙向四車道景觀大道?” 鄉長董海清聽完羅海峰匯報的情況后嘆口氣說:“按說,修橋補路咱們應該大力支持。 但是吧小羅,咱們鄉里的情況想必你也知道,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黑龍山景區之前是咱們北齊鄉的支柱產業,我比誰都不想這跟支柱倒下。” “而且,就算是咱們把這條路修了,誰能確保景區的經營狀況會因為這么一條路迎來重大轉機?” “還有啊小羅,你覺得黑龍山景區之所以到了今天這跟地步,全是因為交通狀況嗎?” “雖然我這話有點兒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但有一說一,咱們也不得不承認。 咱們村的黑龍山景區跟隔壁鄉的白云山景區之間的差距可不是這一條景觀大道能彌補的……” 董海清噼里啪啦說了一大堆,就差把鄉里沒錢寫臉上了。 “鄉長,您誤會了。” 羅海峰等董海清發完牢騷,這才解釋道: “這次景區修路,不要鄉里出一分錢,只要您給我們批個地就行。 而且,這次修路涉及到的占地,也都是荒郊野嶺沒人耕種的荒地,不涉及侵占耕地。” “不要鄉里出一分錢?” 董海清一臉驚訝地看著羅海峰,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呢。 董海清去年剛剛主持完成了北齊鄉各村的村村通工程,一天到晚凈是跟修路的打交道的。 其中的各項花費,他最是了解不過了。 按照他的估計,修一條1500米的雙向四車道景觀大道,光是工程造價至少得700萬往上! 說句難聽的,估計黑龍山景區都不值這個錢! “是的鄉長,黑龍山景區的羅總說了,只要咱們給批地就行,景觀大道的錢景區自己出。” 羅海峰看到鄉長被震的一驚一乍的模樣,心里一陣暗爽,與有榮焉。 “不是……小羅,你們景區從哪兒弄到了這么多錢?” 董海清一臉納悶道:“一個多月之前,我記得羅志強還跟我說過。 景區眼看就要倒閉了,準備改建公墓陵園來著。” “您別聽他羅志強烏鴉嘴亂說。” 羅海峰對自己的前任嗤之以鼻:“我們景區好著呢,才不會改建什么陵園。 我們小羅青出于藍更勝于藍,能力比前任總經理老羅總更強。 景區在小羅總的帶領下,蒸蒸日上,一天一個樣。 這會兒正是發展勢頭正旺的時候,要不然也不會斥巨資修這樣一條景觀大道。 您可能有日子沒去了,印象還停留在之前。 我們黑龍山景區這會兒的變化,用翻天覆地來形容都不夸張。 改天您有空了抽空過去轉轉就知道了。” “哦?羅遠山愛孫的能力竟然這么強?難怪,難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