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下子孟秋什么都懂了,感情這倆孩子還是一見鐘情。 這倒也好,接下來的事情便是順理成章了。 孟秋對孔一凡暗示了自家的滿意之后,孔一凡自是喜不勝收,就連離開長公主府時,臉上的笑意都沒斷過。 待回了孔府后,孔一凡很快就寄信,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知了父母。 當然,其中不乏有對樓月的稱贊與中意。 孔氏是書香世家,孔父孔母又是個疼孩子的,而且樓月的身份也著實不一般。 所以得了消息沒多日,孔父孔母就將府中的事情安排好了,然后急匆匆的從江南趕來了京都府,又備上厚禮送了拜帖來拜訪長公主。 孟秋自是滿意孔氏對樓月的重視,也沒想為難他們,所以很快就將人請了進來。 雙方都有那方面的意愿,相談甚歡,很快就換了庚貼,還說到差人算八字。 沒過幾日八字算好了。 孔府與長公主府便正式議了親。 因樓月還差幾日才會及笄,兩家便約好了等樓月及笄之后便公開定親。 關于這場婚事,孟秋是征求過樓月意見的,樓月對孔一凡亦是一見傾心,所以含羞著點頭同意了這門婚事。 孟秋亦是高興不已,畢竟這話癆女兒,終于不會砸手里了。 很快便到了樓月行及笄禮的這天。 因為樓月這么些年對大慶朝的貢獻不小,不說遠了的,就說近幾年的紅薯和平亂,都使得她的名聲大噪,所以這場及笄禮是前所未有的大動靜。 原本孟秋嫌麻煩,她覺得不就是過生辰嗎?及笄禮說的通透點就是過這個世界成年的生辰,想她在三千界的時候,都是夜撿隨便煮碗長壽面,煎個雞蛋便算是過了壽了,哪里用得著那般麻煩? 孟秋的本意,原是叫上姜業和幾個熟識的侄子,一起吃個便飯就行了。 姜業還以為阿姐是因為樓云飛,所以對樓月心存芥蒂,畢竟這么多年了,看著她對樓月一直都是不冷不熱的,還在樓月那么小的時候,就把樓月拉出來煉體,一副后娘一點都不心疼的模樣。 姜業心疼侄女從小沒個爹疼愛,阿姐也是不會疼人的,所以他第一次反對了阿姐的意見。 侄女的及笄禮得辦,得大辦! 姜業執意要攬下這件事情,孟秋也沒反對,總之不讓她來操心,她都樂意。 孟秋也當真是言行一致,對于這次及笄禮,是半點也沒插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