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與后世人被信息沖刷的神經衰弱不同,唐代特別是初唐,大部分人獲得信息的方式還是口口相傳,也是人人都是自媒體,但是這種媒體基本是一對一的。 “秦王旬報”這種一對多的新型媒體一出現,頓時引起了轟動。 上官儀、王績這等書生看到了獲取信息的便利,還有豐富精神的小說。 會識字的商家從報紙上的渭河酒和碧螺春的廣告中看到了商機。 長孫無忌則愈發覺得李林有覬覦神器的心思,如此費工費時雕刻印刷,卻近乎白送,肯定是在刻意培養自己的喉舌,只是他還不清楚這個報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李林確實有搶占市場的心思,但這種買產品送報紙的策略,更多的是培養市場。 只有人們有看報紙這個需求,那么李林就可以憑借內容和印刷成本,把其他模仿者擠壓到不能生存。 此時太極宮內,李世民和魏征也在討論新出現的“秦王旬報”。 “魏卿以為如何啊?”李世民輕輕拍了拍報紙。 魏征放下報紙長嘆一口氣,“用的好自然是利國利民,但掌握在奸佞手里只怕禍患無窮啊!” 李世民淡淡一笑,“這倒是不用擔心了,你看這名字就知道,這東西八成是燕王——朕那個林兒弄出來的,對他朕還是極為放心的。” 見李林如此得李世民信任,魏征也不好強行唱反調。 “臣只是覺得此物需得有管束,萬一有人仿制,并在上面散發一些詆毀陛下的言論,恐怕對陛下顏面有所妨害,因此臣以為,這種名為報紙的底稿應該在刊印前交由御史臺審查,待合格以后再行發售。” 李世民點點頭,覺得魏征說的很有道理,但他卻不想表態,這種新東西李林肯定會有自己的想法,明日上朝不妨聽聽李林的想法再做決斷。 “魏卿言之有理,但朕覺得還是明日在朝會上再議論議論吧,興許還有更好的辦法。” 魏征心里暗自可惜,他有預感,這個報紙的審查權力可能比他現在監督百官的權力還要大,沒能順勢拿下實在遺憾,明日上了朝,這塊肉骨頭怕是就輪不到自己了,起碼門下省索要這個權力比他還名正言順。 但皇帝都這么說了,他也只得遵旨。 轉眼就來到第二天,隨便天氣漸熱,李林也逐漸習慣了上早朝,只是隨便一站就是一上午,無聊到爆。還得注意儀態,不能太過放肆,免得被人參一本君前失儀,罰個禁足可就慘了。 但是這次上朝李林注定不會無聊,因而所議之事基本都與他有關。 等到群臣站定,李世民便迫不及待的開口了:“朕在前幾日加封了燕王一千戶的食邑,你們知道是何緣由嗎?” 這話問的房玄齡都無語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