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見李林到了,戴胄三步并作兩步便迎了上來,看來是在這兒專門等著李林呢。 戴胄一拱手,“燕王殿下,還記得前幾日我在朝會上說的那事嗎?” 李林怎么會不記得呢,他不就是因為此事才到民部當社畜的嗎。 戴胄沒等李林回答便繼續說道:“現下那些莊戶又和稅卒起了沖突,能否請燕王殿下去城外安撫一下。” 別人堂堂尚書都把姿態放這么低了,李林也說不出推脫的話來了,只得又隨戴胄趕到了長安城外。 因為目標主體是一群老兵,所以戴胄不敢掉以輕心,把民部的差役都帶上了不說,還向應天府借了一百個衙役。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趕赴到了長安城外的忠毅莊。 長安自古有“八水繞長安”一說,忠毅莊就坐落在“八水”之二的灞河和浐河交接處,風景秀麗,莊外也是一片綠綠蔥蔥,莊稼的長勢喜人,看起來應該是一塊風水寶地,不至于連稅都交不起。 忠毅莊平時議事慶典都在莊里的周公廟進行,于是這些個稅吏稅卒也被圍在了周公廟。 村民們要這些稅吏承諾不再來收稅,不然就不放他們離開,可這些稅吏哪敢答應,雖然他們答應了也不頂事,但是誰敢答應誰就會成為同僚的甩鍋對象,輕則丟掉職位,重則直接下獄。 于是便僵持在了周公廟,若不是其中一人借口如廁,趁機翻墻跑回來,指不定要被困幾天才被知曉。 只是逃跑的人被發現后,村民又加派了看守的人手,前前后后二十來個人,把周公廟圍了個遍。 而等到李林眾人趕到時,忠毅莊的所有村民也趕到了現場,兩邊以周公廟為界對峙著。 李林戴胄這邊人少,但構成基本都是青壯年;村民那邊人多,但多是半點孩子和婦女,成年男性多數都在四十歲往上,有些還缺胳膊斷腿的。 兩邊勉強算是勢均力敵,真打起來恐怕是個兩敗俱傷的結局,好在兩邊的領頭人都不想打。 雙方形成對峙局面后,戴胄便立刻派人喊話:“勇毅莊的村民們,皇上念及你們都是功勛卓著的老兵,便派大皇子燕王李林殿下來慰問各位,各位有什么訴求都可以向燕王殿下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