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傳聞易云老莊主家中,曾有位在劍術上天資卓絕的后人,卻不知因為何事終究沒能繼承家業,以至為此抱憾終身。” 老道士念叨著這種家長里短的逸聞,神情越發憔悴,人在痛苦的時候,往往更容易共情,江聞故意不說的話題此時被元樓子主動提起,似乎從白發人送黑發人的事情里感同身受了。 江聞故作疑惑地問道:“晚輩不懂,竟然還有這種事情,我倒是發現了一些新奇好玩的東西。” 隨后他緊握的手掌攤開,顯露出一顆零碎石塊,遞到了元樓子的面前。 “……這是?” 元樓子湊到眼前仔細看著,只覺得石塊表面晶瑩剔透,仿佛覆蓋著一層的七彩琉璃,相互碰撞間照耀出無窮光澤,一時間寶氣氤氳美不勝收,讓人看得瞠目結舌。 江聞散去內力保護,用另一只手指點在了石塊之上,頓時手指尖被劃開一道口子,血珠頓時迸了出來。隨后又拔起一根野草葉,從石頭上輕輕拂過,草葉瞬間干脆利落地分成兩截,切口處極為光滑妥帖,猶如被快刀斬斷。 “這是什么石頭?” 江聞沒有答話,面帶神秘之色地撿起生銹鐵劍費力拗著,幾乎使出了九牛二虎的力道,才將這柄隨時可能分崩離析的爛劍折斷,隨后把這兩樣東西分別放在了元樓子的面前,探頭問道。 “前輩,想明白沒?” 做罷兩人江聞笑而不語,元樓子也由驚愕轉為恍然,隨后二人相視而笑,幾乎要笑出眼淚來,嚇得一旁村人們以為他倆瘋了,躲在一旁連連側目,卻不敢上前制止。 江聞所拿出的石頭,便是方才洞中滴水傷人的石鐘乳殘塊,這些石頭蒙罩的礦物質足以分金斷玉,如果拿來冶煉寶劍,自然能夠吹發立斷,殺人無形,正是兇徒們孜孜以求的歐冶神礦。 而洞中殘存的朽劍爛刀,卻變成了某種頑固不化、死而不朽的堅固物質,用來打造兵器硬度冠絕世間,鋒利度卻只能說是平平無奇,并不出眾。 這兩種物質相生相成,本該同時被人發現,可兇徒們偏偏鼠目寸光,又只敢讓人質們前去探查,最后空守著寶山幾十上百年都沒能發現秘密,豈不是令人笑掉大牙? 江聞眼中這處石洞似乎具備某種魔力,能夠讓特定物質在其中出現變化。 石鐘乳是指碳酸鹽巖地區洞穴內的碳酸鈣淀積物,本該具有石頭堅硬的特性。在神秘力量作用下變成針狀的碳酸鈣晶體,互相之間作用到薄如刀片,鋒利無比。 而鐵劍本質上是一種鐵碳合金,本身容易被氧化,特別是在山洞這種潮濕陰暗的環境里。但在神秘力量的影響下,隨著鐵劍外表被緩緩侵蝕殆盡,最終變得韌性極佳,就連江聞都難以拗斷。 這兩種物質的變化奇特,即便以江聞淺薄的化學知識分析,此時也隱隱約約找到了某種共通特性——碳酸鈣變得鋒利無比,鐵碳合金變得堅固結實。 碳酸鈣、鐵碳合金。 按照置換反應來推算,應該是鈣與鐵這兩種元素,被某種東西感染,替換成某種能與「碳」極為親和的物質,乃至于徹底改變了它們原本的性狀面貌。 江聞現在已經懷疑,石窟巖洞中應該是有一種特殊的細菌微生物,能夠吞噬并轉化特定的物質,可惜他現在手里沒有顯微鏡,否則一定會好好觀察一下其中的奧妙! 元樓子停住笑聲猛然站起,指著地上的鋒利碎石,朝著江聞篤定說道。 “相傳「昆吾之刀」用之切玉,如切泥焉,老夫原本以為此刀根本不存在,如今看來倒是歪打正著找到了了!” 江聞扭頭看老道士在一旁發瘋,自顧自回憶著他所說的「昆吾刀」是什么玩兒。 《列子·湯問》記載,周穆王大征西戎時,西戎獻昆吾之刀,火浣之布,其中昆吾刀切玉如切泥,火浣布投火而除垢,乃是神異至極的寶物。 這兩種寶物本來都被當作傳說,直至近代石棉纖維紡織工藝成熟,世人才明白所謂「火浣布」,應該就是石棉布的前身。 而「昆吾刀」的存在與否,一直卻未有定論,比如刀劍愛好者魏文帝曹丕就在《論典》中言之鑿鑿地表示,這樣的刀根本就不存在。 近代有人將「昆吾刀」推測為混有鋒利解玉砂顆粒的陶輪,通過比玉石更為堅硬的解玉砂打磨,從而切割堅固的玉石,并與神秘的「刻玉」技法聯系在一起。 第(2/3)頁